今年夏天,在村歌大赛等品牌赛事的带动下,栖霞市城乡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精彩节目层出不穷,群众文化骨干不断涌现,今天我们就到寺口镇,认识几位优秀的文艺爱好者。
传承吕剧的“小戏骨”
刚满3周岁的刘润颖,是寺口镇冉冉升起的“吕剧小达人”。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她从两岁多就开始模仿学唱,如今已能完整表演四个吕剧唱段,其中《风萧萧》长达九分钟。
今年夏天,刘润颖多次和奶奶搭档,参加全市和镇里举行的文艺活动。在满是老年人的乡村吕剧队伍里,注入了一份生机和新意。奶奶阎美玲欣慰地说,我陪孙女成长,孙女传承吕剧,吕剧丰富乡村生活,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果园里的“金嗓子”
在孟家沟村的果园里,总是回荡着果农孟凡红的原生态歌声。一边劳动一边放歌,是老孟的日常。“年轻时就这样,一听见音乐就兴奋”,妻子于忠若说,老孟不打麻将不打牌,“就是爱唱歌”。
孟凡红唱歌全靠自学,先后买了录音机、小音响,后来又升级成了点歌机。他也从家里、果园、街巷到镇里的群众文化节、市里比赛,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老孟说,农村有很多像他一样爱好文艺的人,但都生性腼腆放不开,他最大的愿望是“大伙都把文艺生活搞起来,高高兴兴地唱歌,忘却一切烦恼”。

退居幕后的组织者
近年来,寺口镇的群众文化活动演出不断、热闹非凡。在飞扬的歌声背后,是组织者的默默付出。
闫秋伶是一位资深文艺爱好者,不仅唱得好,还热心组织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寺口镇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成立,闫秋伶当选会长。她工作得力、责任心强,短短几年时间,协会会员就从2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覆盖全镇40个村。协会每年组织和参与的文化活动达到30多场,节目形式也从歌舞拓展到戏曲、小品、锣鼓等多种类型。
由于工作太忙,闫秋伶不得不退居幕后。虽然登台机会少了,但只要看到全场观众的欢呼和笑容,她的内心就充满自豪:“演员高兴我就高兴,观众高兴,我更高兴,这一切都值了。”

从3岁孩童到意气风发的老年票友,从田间地头到专业的舞台,从台前尽情表演到幕后尽心付出,栖霞市寺口镇的群众文化之路正越走越宽,在乡村文化振兴上,谱写出独特的新乐章。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