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分拣点志愿者忙碌打包,健康查体室为新就业群体细致体检,托管班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清晨的栖霞市庄园街道文水社区暖意涌动。这一幕幕民生实景,正是文水社区扎实推进“暖心工程”所结出的硕果。近年来,文水社区打造“精准服务、红色物业、共驻共建、微网细治”四维格局,用民生小事筑牢组织根基,让共治共享的幸福画卷在街巷间徐徐铺展。
培育特色服务矩阵,推动服务精准触达家庭。针对新就业群体,启动“新翼启航”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组建“新翼使者”志愿服务队,拓展“暖新提技培训”“暖新子女关爱”等9项暖“新”项目,联合物业、商超、药店设立暖“新”服务站点;“亲子嘉年华”、职业体验、亲子悦读等10余项活动,全方位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保驾护航。聚焦儿童成长,推进“童心所动·幼有所依”助幼计划,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围绕“学业帮扶+安全守护+成长陪伴”,开设“公益课堂”“安全护航营”“学情反馈周”,共同打造课后“成长加油站”。以“适老化服务”为核心,实施“情暖银龄·银龄乐活”助老计划,健康上,设“义诊日”、办健康讲座,建档案跟踪情况;生活上,开培训班、组帮扶小队,助老人融入智能生活;办棋牌赛、书画展,让老人老有所乐,生活更精彩。

居民张女士感慨电梯维修效率提升,李阿姨点赞小区环境改善,这是“红心物业”带来的民生变化。架起连心桥,建立“居民诉求直通车”机制,每周三召开“物业恳谈会”、周五组织“项目经理接待日”,由网格员收集卫生、维修、绿化等问题,物业现场回应并限时整改。截至目前,召开各类大小会议60余场次,解决民生问题20余件。攻克治理堵点,针对无物业小区卫生难题,组建“三月红”志愿服务队定期清扫,楼道内乱贴乱画、烟头丢弃现象日渐减少;聚焦居民充电难题,在名郡小区协调安装14组168端口智能充电桩,方便业主就近充电消除飞线充电隐患。延伸服务触角,组建“红色管家”服务队,为70岁以上独居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缴水电费、代购药品、上门理发等贴心服务,让“红色物业”成为居民信赖的生活管家。

联动“双报到”单位盘活资源,打造共驻共建优质项目,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格局。健康服务联动,与庄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健康文水”项目,每季度安排医护人员坐诊,开展免费体检和慢性病管理讲座;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教育关爱联动,与市特殊教育学校共建“关爱成长”项目,组织送教上门、特教知识讲座及家庭教育指导;联合市机关幼儿园开展“启蒙进社区”活动,开设亲子早教课堂、举办“趣味游园会”等,以校社联动织密教育关爱网。秩序环境联动,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巡查市容、解决乱象并宣讲条例;推进“环境提升”工程,维修破损路面和管网。今年以来,共驻共建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1万余元,解决基础设施维修、图书角建设等民生问题7件。

网格化管理的深耕细作,实现从“格”的划分到“户”的覆盖再到“人”的精准服务。精细划分,高效管理。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5个工作小组,配备12名网格员,推行“每日走访、每周汇总、每月办结”工作法,借“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诉求,建立清单落实“一事一结”。聚焦需求,贴心服务。网格员用民情日记本细致记录居民诉求,整理成“民生实事清单”,由网格党支部协调解决;针对独居老人,实行“周三家访日”每周至少上门2次,帮忙买菜、检查燃气等;协调解决邻里噪音、宠物扰民等纠纷30余起。活动搭台,拉近关系。网格党小组牵头“邻里节”,组织集体包粽子、大院烧烤、楼道故事会等,拉近邻里距离,让“陌邻”变“亲邻”。

庄园街道文水社区以“一中多方”的合力、“四维格局”的创新,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把各项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下一步,庄园街道文水社区将整合更多资源、织密服务网络、推出更优服务,让幸福底色更亮、民生温度更暖。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