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栖霞市各镇街以“暖心工程”为抓手,通过“政府引导、村级组织、群众参与”的共建模式,大力推进机耕路硬化改造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翠屏街道 。村民上山的必经之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特别是采收季节,苹果碰压伤严重,既增加了果农损失,又加重了安全隐患。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翠屏街道十里庄村的38户村民自筹资金15900元,整修了350米山路。

施工期间,村民积极参与:青壮年冲锋在前,整修路基、运输石料、摊铺砂石、浇筑混凝土。老人送水送饭,放假在家的学生也赶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原本泥泞坎坷的生产路很快焕然一新。
庄园街道 。吕家村和鞠家村是庄园街道的苹果核心产区。过去,每到下雨天,山路就变得泥泞不堪,给村民们的果园管理、苹果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今年,两个村的党支部组织协调,党员带头、村民积极参与,进行了机耕路硬化,预计8月底前完工。

寺口镇。大榆庄村的机耕路硬化工程总投入30万元,全长660米,宽3米,混凝土浇筑。完工后将彻底改变“晴天通、雨天阻”的状况,而且能大大提升农资进村和苹果外运的运输效率,节省三成以上的运输成本。目前,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松山街道 。艾山汤村,干群一心共同推进近4000米主辅道路硬化。在施工现场,党员群众头顶烈日,你拿铁锨我拿耙,硬化村里的主干道。机器的轰鸣声、村民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的景象。80岁老党员郝永环也主动参与,从山路平整到道路硬化,他一样不落。村民们说,这条路网连接村里近千亩果园,为苹果采收提供安全保障,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幸福路。

这些村庄的实践表明,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激发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栖霞市将进一步推广“政府引导、村级组织、群众参与”的共建模式,鼓励各镇街及村庄积极作为,主动改造提升机耕路、生产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根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一条条“致富路”“幸福路”的建成通车,栖霞市苹果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乡村振兴也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