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蝉联全国县域品牌第一?栖霞苹果的“脆甜秘密”全在这里

栖霞发布 2025-08-27 10:14

在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栖霞苹果”以品牌价值77.06亿元蝉联“全国苹果县域品牌第一名”。

栖霞是“中国苹果之都”“中国苹果第一市”,是中国最早引进和栽培红富士苹果的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地理优势明显,是中国最适合苹果生长的地方。蝉联全国县域品牌第一的栖霞苹果到底是如何种植出来的?让我们一探究竟去吧!

春天,这里是花的海洋△

秋天,这里是硕果累累的世界△ 

开春三件事
剪枝、刻芽、刮树皮 

正月过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歇了一冬的农民又开始一年的劳作。在栖霞,人说开春三件事,就是指:剪枝、刻芽、刮树皮。

果树修剪是所有的苹果种植技术中学问最大的一项。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剪枝来控制树的高度及枝条的数量,使果树整体美观, “通风、见光、透气”,以保证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如果不剪枝,任枝条漫长,那么它就会只长枝条不长苹果。一个技艺高超的果农,往往都是精雕细琢,逐棵逐本逐枝进行修剪,先是由点到面,然后再由面到点,反复几次,才能完成一整套工序。

修剪果树还包括一项技术就是要拉枝。拉枝大多是针对未成年果树而采取的一道扶持措施,有时也用于大树的一些侧枝的修剪上。拉枝,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剪刀,而是用绳子或布条拉住树枝,改变其生长方向,以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实则有技巧。只要看好了拉的方向,就在地上钉上短树桩,一端缚住树枝,另一端则牵拉在地上的树桩上。至于如何拉、拉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都要凭经验,要尽量把枝往外舒展,内膛原则上不留向上的枝条,对多余的枝条,一律剪除决不手软。

刻芽比剪枝的时间要晚一些,是在苹果未开花、长叶之前。刻芽的工具就是一根小锯条,人一手持锯条,一手扯树条,顺着树条叶芽的后方,从枝末依次锯到枝梢,先内枝后外枝,只锯破树皮即可。刻芽的目的是让果树主干枝多生枝条,以控制其疯长枝条,并能起到促花促果的作用。

开春还有一项活儿就是刮树皮。果树上了“年纪”,树体老化,树皮陈旧处便成了藏污纳垢之地,一些害虫在此产卵生子,第二年就变成害虫危害果树。另外,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抗病能力降低,腐烂病发生概率增大。为防治害虫和腐烂病,一开春,果农便忙活着用一种像小锄一样专用的工具来将老死的树皮刮掉,直至露出新鲜的树皮。这样可以将害虫暴露在空气中与阳光下,使卵未孵化便被扼杀;其二,发现腐烂病的地方则将腐烂部分刮去,必要时还要擦上杀菌的药物,防患于未然。

疏花、疏果不手软
秋天长出好苹果 

五一前后,苹果花一开,满树的花儿扎堆开放。这么多的花儿是不能都让它着果的,那样的话,长得苹果多,个头小,果品品质自然不行,所以疏花很重要。一般的来说,一个花芽生发出来的苹果花儿有七八朵或十几朵,这些花儿大部分要疏掉,只在中间位置留下一两朵即可,这样把原来十几朵花的养分都输送到这一两朵之上,自然长得壮。

苹果花开的时候,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果园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由几块砖和几片瓦砌成的小“房子”,房子很小,仅能裹进去一个拳头。这样的小屋子其实是为小壁蜂盖的。在果园里养壁蜂是近几年才推广的一项给苹果花儿授粉的新技术。过去,给苹果授粉全靠人工,一朵花儿一朵花地点花粉,不但累还费工夫。壁蜂授粉就省事多了。这种壁蜂是果农们专门养的,样子与蜜蜂差不多,来帮助授粉,不但省了人力,而且着果率提高了一倍。

疏花之后,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疏果。等苹果长到豆瓣大小时,我们可以看到苹果的大小不一,果与果之间的间距也不一样,要生产出高档的苹果,就要在疏花之后再进行疏果、摘除病虫果、畸形果等无商品价值的果,这个时间是在五月中旬到五月底。

套上一个小纸袋
 隔绝苹果与农药直接接触

套袋技术是上世纪末从日本引进的。就是在苹果刚挂果后的二三十天时间左右,给果套上一个特制的小纸袋,让苹果在纸袋里长大。专家介绍,套袋是提高质量与产量的关键环节,套袋可以保护果实、减少病虫害,生产出来的果实外表光滑、着色均匀,更重要的是果袋可以隔绝苹果与农药的直接接触,把农药残留降到最低程度。

 
 摘叶、转果纯手工
 光照促进产量品质双丰收 

果袋摘除以后,苹果会在短时间内着色,但是如果着色面太少,那么苹果的质量就达不到要求,价值就大打折扣。因此,在苹果摘袋后,还需采取摘叶、转果等技术措施。

转果,就是将苹果已经变红的一面翻转下去,让背面没有光照的部分转向朝着太阳的方向,以便均匀着色,避免出现“阴阳脸”现象;摘叶,就是将覆盖在苹果上的或是遮住苹果受光面的树叶剪去,避免果面上出现“斑点”;铺设反光膜是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辐射,来改善整个果园尤其是树冠内膛、下裙枝等部位的光照条件,使这些部位的果实尤其是果实不易着色的部位充分着色,增加优质苹果的数量,进而达到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目的。

摘叶转果,技术并不复杂,但却十分辛苦。摘叶时间一般在采收前20天左右。 第一次摘叶主要摘除贴果叶,即直接贴在果实上的叶片和邻近果实的遮光叶片;第二次摘叶主要摘除果实周围新梢叶片,时间在采收前10天左右。摘叶后五六日用手托果实,轻轻转果,将果实阴面转到阳面。如果还有少部分未着色,五六日后再微转其方向,使其以后全面、均匀着色。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