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属于新型制造方式。因其节约材料、耗时短、设计自由度高等优势,深刻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格局,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之一。烟台黄渤海新区凭借敏锐的产业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积极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国内3D打印产业的新高地。
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集聚效应显著
黄渤海新区的3D打印产业涵盖从上游的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到中游的3D打印设备生产,再到下游的应用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等完整产业链条。
在产业链上游,万华化学集团依托强大的化工产业链背景,专业生产制造高性能FDM线材。其中,以TPU软弹性材料解决方案最丰富。其WANFAB系列产品,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弹性和耐磨性,适合多种3D打印机型,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好评。同时,在核心部件制造方面,新区内企业在激光器、喷头、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上不断取得突破,为中游设备制造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链中游是黄渤海新区3D打印产业的核心发力点。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增材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自2017年公司成立起,创瑞激光一直致力于激光粉末床熔融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研发和生产。目前,公司已建有山东省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累计获得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25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产业链下游的应用服务同样可圈可点。在山东烟台冰轮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3D打印智能成型工厂内,采用先进的3D打印设备及机器人、全自动浇注机等智能装备,实现整个工艺生产的智能化。产品涵盖机床类铸件、压缩机类铸件等多个类别,主要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产量的60%以上。在医疗领域,正海生物打造的国内首款3D打印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产品,成功实现牙槽骨的 “骨再生”,在国内医疗市场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开始逐步拓展国际市场,为全球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3D打印相关企业选择落户黄渤海新区,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还吸引来大量的人才、资金和技术,集聚效应显著。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打破多项壁垒
技术创新是3D打印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黄渤海新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3D打印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打破多项技术壁垒。
烟台产研鑫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超声波增减材一体式加工制造设备,填补了我国在超声波固相增材制造(UAM)领域的技术空白。公司作为国内首个研发超声波增材设备的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高功率超声波发生器的稳定性难题,并创新性地将增材制造与减材加工模块集成于一体,有效解决了传统分段加工导致的界面性能下降问题。“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超声波增材制造不仅效率更高,还能减少材料浪费,降低能耗,符合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烟台魔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超高精度的微纳三维制造技术研究,拥有超过十年的微纳三维制造技术经验,成功攻克了微纳制造领域的三维复杂结构超高精度(≤70nm)、超高速度(80000mm/s)、工业级高稳定性等核心技术,并形成了高分辨光敏材料产品和跨领域应用工艺体系,已在光电通信、生物医疗、微纳光学、新材料、微纳器件、防伪等领域广泛应用。
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样成果斐然。除了在设备研发和标准制定上的突出贡献外,公司还不断探索行业技术前沿,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自身在金属3D打印装备与工艺领域的竞争力。其研发的双激光金属3D打印高端装备,在打印速度、精度和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政策支持持续发力 助力产业腾飞
为了推动3D打印产业的快速发展,黄渤海新区政府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措施。在产业规划方面,将3D打印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区重点发展的产业范畴,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引。
在财政支持上,通过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对3D打印企业的研发创新、设备购置、产业化项目等给予资金补贴和奖励。其中,对于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且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给予最高可达数百万元的研发补贴;对于新购置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按照设备购置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同时,黄渤海新区积极落实 “鲁科贷”“科信贷” 等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风险补偿和信贷补贴等方式,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黄渤海新区“鲁科贷”“烟科贷”累计备案497笔贷款,融资总金额超20亿元,共惠及422家企业。其中不少3D打印企业借此解决资金难题,实现了快速发展。

以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为推进 “双激光金属3D打印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项目”,通过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并完成 “鲁科贷” 备案,获得了5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力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人才政策方面,黄渤海新区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3D打印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科研启动资金等全方位的保障,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新区开展科研和创业活动。此外,还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增材制造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当下,3D打印技术正步入“深度产业化”阶段。黄渤海新区将牢牢把握变革机遇,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全球3D打印产业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让3D打印产业真正成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