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支持社会组织在提供公益服务、参与基层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提升社会组织精细化、优质化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现拟面向社会征集第三届“蓝海红帆·善美海阳”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主题要求
申报项目的社会组织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本通知发布之日前已经在烟台市或海阳市民政局(行政审批部门)取得社会组织法人登记证书(有效期内)、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社会组织。
(二)近两年(2023、2024年度)年检合格(未列入2023年度年检范畴的社会组织需满足2024年度年检合格,新注册的社会组织不作要求),近三年未受到过行政处罚;社会信誉良好,未被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主要负责人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工作人员未因本组织的职务行为接受刑事处罚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问责。
(三)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申报项目符合社会组织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
(四)拥有公益创投项目实施必需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专业团队、项目执行能力及相关资质,项目负责人不得跨公益创投项目兼任。
(五)坚持非营利性,除合理成本与劳务报酬外,不得向举办者(捐资人)、会员及工作人员分配各项营利性收入。
(六)申报的社会组织必须完成“党建入章”工作,建立党组织或有党建指导员。
(七)未完成注册或者未在民政部门备案的社会组织可以依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参与申报。
(八)公益创投项目实施地和服务对象在海阳市。
(九)符合法规和项目申报需要的其他条件。
本年度公益创投项目资助范围
(一)党建先锋类(A类):主要包括引导、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中发挥模范作用,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活动载体,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高海阳市社会组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促进海阳市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为老服务类(B类):主要包括为老年人群提供满足实际需求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以及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项目。
1.医养结合服务。整合利用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等资源,发挥医养结合类专业照护队伍作用,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认知障碍老年人及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健康管理、认知症早期筛查、康复训练、精神支持、安宁疗护、紧急救援等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
2.助餐送餐服务。聚焦老年人日益丰富的多层次、多样化助餐服务需求,依托老年助餐服务点,拓展公益送餐、日托照料、休闲娱乐、中医理疗、学习交流、智慧养老等为老服务。
3.农村互助养老。支持搭建农村互助养老支持网络,组织有结对意愿的农村老年人成立邻里互助养老小组,结合能力和实际需求,重点为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代买代办、寻医送药、助餐配餐等帮扶活动。
4.银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银发经济发展,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聚焦养老机器人等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逐步扩大产品供给、培育潜力产业、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三)助困助残类(C类):主要包括为低保低边、特困人员、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众开展走访探视、帮扶慰问、照料护理等服务,协助解决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应急等困难;对困难群众中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群众开展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服务,引导困难群众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为困难群众开展健康评估、健康服务、个案辅导等服务,提升困难群众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水平。为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协助返乡等服务,为其中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提供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为各类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辅助器具体验适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就业辅导、无障碍环境、社会融入、家庭支持、文娱团队建设等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服务。
(四)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类(D类):主要包括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成长辅导、监护支持、心理和精神关爱、自我保护教育、救助帮扶等服务。为行为偏差青少年、来海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儿童等未成年人群体提供帮教助学、心理援助、法律援助、行为矫正、家庭关系调适等关爱帮扶和权益保护服务。
(五)基层治理类(E类):主要包括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幼、公益慈善、邻里互助、全龄友好、社区融合等一站式社区服务。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志愿服务、纠纷调解、社区矫正、禁毒宣传、环境保护、平安建设等基层治理项目,重点资助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开展基层治理相关服务项目。
(六)服务发展类(F类):主要包括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稳岗就业、助企纾困、乡村振兴等活动。重点支持和我市主导产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相关项目;社会组织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招聘服务、就业咨询、职业指导等就业帮扶服务,打造优质高效就业服务品牌。鼓励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振兴,在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村容村貌提升方面贡献力量。
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范围与实施要求:申报项目必须严格符合既定的申报范围和要求,且项目实施地点需限定在海阳市范围内,项目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
(二)项目申报数量限制:每个社会组织在同一类别下只能申报1个项目。其中A类项目仅限已成立党支部的社会组织申报且其申报项目涉及的类别总数不得超过3个(包括一个A类项目)。未成立党支部的社会组织不得申报A类项目且其申报项目涉及的类别总数不得超过2个。
(三)项目负责人规定:若不同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该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两个及以上项目的负责人,需从本组织成员内部另行确定新的项目负责人。
评审标准
重点审查申报项目是否符合以下标准:
(一)定位公益性:项目服务指向明确,受益群体精准,公益色彩突出,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社会服务需求和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二)需求广泛性:项目针对的社会问题和所涉及的社会服务需求具有广泛性,项目实施后能在较长时间内产生良好的影响力。
(三)方法创新性:项目的理念、操作模式、参与方式、对受益群体的分析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四)项目示范性:项目的运作模式可以进行复制推广,对推动党建和社会建设具有示范性价值。
(五)机构专业性:执行机构有清晰的使命和宗旨,有科学的组织结构,有较为专业的工作队伍和较强的执行能力,有开展实施相关服务项目的经验和必需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实质作用发挥好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达到3A级及以上的社会组织;未获得过同类资金项目支持的社会组织;实施的公益项目获奖的社会组织;依托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开展项目的社会组织;申报项目自有配套资金充足的社会组织。
项目征集
(一)项目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由各业务主管单位通过网站、媒体和会议动员等形式,发布公告,征集公益创投项目。申报单位请按要求填写《海阳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项目申报书》,并于8月15日前将材料报送至海阳市社会组织创益园,市民政局将适时组织申报培训。
(二)市民政局组织项目初审,确定参加路演项目。
(三)市民政局组织路演,确定入围项目,对入围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路演方案和时间另行通知。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