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福莱山街道金城小区东门新修的柏油路上,居民王女士骑着电动车平稳驶过,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溅一身泥,现在又平整又宽敞!”近日,烟台黄渤海新区金城小区东门外道路维修工程顺利完工,得到小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更成为金城社区探索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金城小区东门外道路因长期老化以及车辆频繁碾压,路面变得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通行。然而,由于该道路既不属于市政道路范畴,也不在小区内部道路之列,处于“失管”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一状况,金城社区主动作为,联合物业公司迅速展开现场勘查。经过精心谋划,创新采用“错峰施工+动态警示”方案,仅用5天时间便完成了全路段的修缮工作。施工期间,社区工作者全天候坚守岗位,根据居民出行高峰灵活调整作业时间,在确保施工高效推进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这条焕然一新的道路,折射出金城社区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过去我们习惯等群众上门反映问题,现在通过网格巡查、线下议事厅等渠道主动发现痛点,把治理端口前移。”金城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社区已通过这种“未诉先办”机制解决诸多类似问题,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地处城区核心区的金城社区,涵盖6个住宅小区和2栋公寓楼,周边振华购物中心、星颐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林立,日均人流量近万人次。商业的繁荣与民生需求之间的碰撞,曾让这里矛盾频发,商户噪音扰民、停车资源争夺、物业纠纷不断……面对传统治理模式“小马拉大车”的困境,金城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专业赋能、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模式。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与广泛动员,今年5月底,“金城同心议事会”应运而生。议事会定于每月20日定期召开,汇聚了党员骨干、心理咨询师、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士,构建起“专业支撑+群众参与”的治理新矩阵。为确保议事成效,社区建立“三单工作法”。通过网格走访、线上平台收集议题形成“需求清单”;议事会集体研判确定“任务清单”;办理过程接受居民监督形成“成效清单”。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1起,推动加装电动车充电桩、改造老年活动室等民生项目落地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金城社区精心谋划,下设“周二・爱心解忧栈”公益服务项目。自6月24日起,每周二上午,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志愿者在这里轮流坐班,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前不久,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租客与房东纠纷,就是在解忧栈通过“背靠背”调解得以圆满解决。

“议事会侧重宏观问题协商,解忧栈聚焦个体矛盾化解,两者形成互补。通过建立‘议事会定规则、解忧栈抓落实’的联动机制,今年社区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明显,为社区后续开展更多惠民活动、增进邻里情谊、构建更加紧密的社区共同体提供了良好契机。”金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下功夫,金城社区还同步启动了以“微设计”“微改造”为核心的文明楼道创建工程。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征集楼道主题意见。发放问卷、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共收集到30余条宝贵意见。最终,精心打造出党建宣传、非遗民俗、法律知识、潮流动漫、萌宠养护、中医养生、文旅宣传、信睦邻里八大主题文化墙,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将持续深耕基层治理创新领域,不断优化现有的治理模式,积极拓展治理新路径,探索更多贴近居民需求、富有社区特色的项目和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金城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