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绘画的斑斓色彩、象棋对弈的智力交锋、非遗剪纸的精巧创作……7月21日,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古现街道和万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期16天的暑期托管班美育课程正式开课,为辖区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文化底蕴的成长乐园。

“以前暑假只能在家写作业、看电视,现在能和这么多小伙伴一起学画画、做手工,特别开心!”一位参与托管班的学生兴奋地说。家长刘女士的喜悦则来自双重收获:“托管班不仅解决了我们上班期间孩子无人照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接触到优质的美育课程,综合素质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提升,真是一举两得!”
据了解,该托管班突破了传统托管“看管为主”的局限,将美育教育提升作为塑造社区文化氛围、培育未来社区成员文化素养的核心战略。课程设计独具匠心,以美育为特色,开设了包括非遗剪纸、绘画、科学实验、传统文化讲解等在内的十余门课程。


“此次托管班是街道深化‘美育进社区’行动的关键一步。”古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剪纸课堂上的指导老师,是由黄渤海新区文化馆链接引入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而科学实验课,则融入了本地高校科普团队,努力为孩子打造“安全、有趣、有益”的成长环境,同时也将艺术之美播种在社区土壤中。
不仅是古现街道,在黄渤海新区文明办统一指导下,各镇街文化社区试点社区均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暑期美育课程:海韵社区设置9门美育课程,6类趣味游戏,并组织开展百姓故事汇、海洋大集等特色活动;嘉祥社区以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设置乐大夫、花鼓、杂耍等各种课程,可覆盖社区50余名青少年。授课对象涵盖高校教师、大学生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社区能人等多个类别。




“各文化社区开展暑期美育公益课程是黄渤海新区系统推进全民美育提质行动、赋能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实践。”黄渤海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以来,新区积极构建社区美育课程,系统梳理整合辖区内高校艺术院系师资、专业艺术团体、文化名家、非遗传承人、优质培训机构等资源,形成动态更新的“美育资源库”,为各街道、社区按需调配资源提供坚实支撑。
不仅如此,7月初黄渤海新区文明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全民美育“蒲公英”公益课程报名的通知》,标志着覆盖全年龄段居民的“蒲公英”公益课程计划全面启动。目前,课程已经覆盖20余个社区,服务群众500余人次。通过“蒲公英”课程体系,不仅培养居民艺术兴趣,更注重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社区文艺骨干、志愿者带头人,逐步壮大社区自身的“造血”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托管+美育’模式,并依托‘蒲公英’公益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畅通高校、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美育的渠道,吸引更多元、更优质的美育资源汇聚社区。”黄渤海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