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莱阳市龙旺庄街道以“微改革”撬动“大民生”政务服务升级书写惠民新篇章

梨乡莱阳 2025-07-22 09:00

  莱阳市龙旺庄街道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通过升级便民服务阵地、创新智慧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新场景,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型升级,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不断攀升。

  阵地升级强基础,打造便民服务新标杆。一是空间再造,功能分区实现“场景化服务”。投资改造130平方米便民大厅,按照“服务场景化、功能集成化”原则,科学划分业务办理区、自助服务区、帮办专区及温馨等候区,配套阅读角、老花镜、雨伞等12类便民设施,设置意见箱与投诉窗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构建“进门即享”服务闭环。二是模式创新,“移动柜台”延伸服务半径。首创“省心代办柜”,由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担任村庄代办员,定期存取代办单,累计代办各类事项35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830余件。三是资源整合,“一窗通办”破除部门壁垒。整合卫健、综治、民政、退役军人等部门职能,实行“一体化”办公、“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办成所有事”,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问题。截至目前,通过“一窗通办”办理事项共计280余件,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智慧赋能提质效,构建多元服务新格局。一是清单管理,阳光政务“照单办事”。完善政务服务平台系统,严格执行“应进必进”原则,编制街道81项、村级661项公共服务清单,方便群众网上查询。二是数字赋能,“云端窗口”替代“马路跑腿”。推广“爱山东”APP等线上服务平台,引导群众“网上申请”“掌上办理”,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办理全程电子化,市场主体登记电子化率达90%以上,食品经营许可线上办理量同比增长65%。三是诉求直达,“办不成事”窗口破难题。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畅通诉求渠道,集中受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建立“1小时响应、2日办结”机制,对于窗口不涉及的业务,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通过反映窗口收集诉求9件,协调解决跨部门疑难问题4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机制创新优体验,激发为民服务新动能。一是套餐服务,推动“一件事”集成办理。围绕出生、入学、就业、就医、退休等个人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将多个审批事项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形成主题式政务服务套餐,打造“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养老、高龄服务一件事”等多项套餐服务,通过流程再造取消重复材料6项,办理时间压缩70%以上。二是流程优化,构建“快捷办”流程体系。在统筹分析每个窗口入驻事项的基础上,对辖区各类型商户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电话调研,摸清个体商户开办的各个环节和流程,通过证照联办、并联审批构建起“信息畅通、程序简化、同步审批、优先发证”的快捷办理工作机制,平均压缩申请材料40%,120余家商户享受“即来即办”服务,创业便利度显著提升。三是人才筑基,培育“全科型”服务队伍。创新窗口业务培训机制,通过组织窗口服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一对一学习等方式,规范服务人员办件流程;建立“首接负责+限时办结”制度,设置“红黄蓝”效能督办牌,组织窗口服务人员到各部门开展业务学习,打造“全科型”业务服务团队,实现部门业务“无缝衔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业务大练兵”培训活动4期,培养“全科型”窗口服务人员6名。

(来源:莱阳市委改革办)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