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路作为莱阳市城区南北走向的重要框架道路,在城市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今年,莱阳市住建局全面贯彻落实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聚焦城市更新“突破提升”的工作定位,倾心听取群众声音,结合道路路面实际情况、群众交通改善需要以及片区更新提质发展目标,将清水路拓宽改造工程(昌山路-龙门路)列入了《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组织实施。7月9日,随着标线的施划完成,清水路道路主路正式通车,清水路正以崭新的面貌为群众出行提供新的便利。
清水路位于莱阳市中心城区,北起昌山路,南至龙门路,全长581米,原有道路宽度为10米,道路路面在长期使用及自然环境影响下已经出现裂缝、沉陷、坑槽等病害,部分路段人行道板砖缺失、破损,雨水口损坏、淤堵,道路功能与群众出行、商户经营、区域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差距。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市住建局按照“更新提质、保障民生”的工作要求,会同自规、公安、城厢等单位及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进行了充分的现场调研论证和设计研究,将原主路宽度由10米拓宽增加至15米,最大限度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水平。同时,统筹实施沿线雨污、电力、燃气、热力、通信、自来水等配套管线的迁移、改造、防护或建设,一次施工、一次成形、不留遗憾,以“全要素更新”重塑城市核心动脉。
改造前▽


改造后▽


电力迁改▽

配套管线敷设▽

作为一条城区改造道路,莱阳市住建局始终将质量、进度、安全作为项目的底线,面对“地上天气多变,地下管网密布”的双重压力,市住建局科学筹划、迎难而上,一方面多次与相关部门现场对接,对各类管线精准定位,制定周密的保护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另一方面,统筹安排施工时间,坚持“保进度”就是“保民生”的理念,昼夜作业加快工期,针对天气影响,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采取“见缝插针、雨停即干”的策略,争分夺秒抢抓施工进度,项目历时80天,主车道顺利通车。
施工前管线交底▽

降雨工地巡查▽

水稳摊铺▽

沥青摊铺▽

夜间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项目建设之中,莱阳市住建局始终与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局、城厢街道、供电公司等单位密切对接,科学制定道路封闭及施工方案,高效保障项目资金及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更是将精锐力量压到一线,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管理骨干组成现场攻坚团队,常驻工地办公,靠前指挥,实时调度,确保技术难题第一时间解决、施工环节无缝衔接、质量安全全程受控,与各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真正做到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成效体现在一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提前协调电力迁改▽

开工前协调各部门做好充分准备▽

技术问题现场解决▽


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



随着清水路的主路通车,这条581米的道路,承载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更串联起了城市发展的商业活力与未来愿景,在显著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品质的同时,切实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和承载能力,为莱阳市老城区的发展注入了更新提质的新活力。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