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古柳街道:党建引领“三维发力”激活小区治理新动能

梨乡莱阳 2025-07-07 17:20

  近年来,莱阳市古柳街道聚力解决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深化“礼乐和同·新韵古柳”党建品牌建设,创新实施家门口治理“根系工程”,通过机制提效、阵地提标、队伍提能“三维发力”实现服务提质,打造“推窗见景、出门入格”的小区治理新格局。相关改革成效在中国社区报、大众日报、烟台日报等媒体刊发专题报道4篇。

“一阵双链”
着力创新协同机制,释放治理效能

  一是创新“4+X”议事矩阵。打造“挺上心”“睦邻话礼”“动车议站”“睦邻坊谈”4个家园议事品牌,扩展“马扎议事会”“书记有约”等议事载体,组织职能部门、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等各方商事议事34次,建立“问题排查—分级协商—评价反馈”三阶闭环机制,推动保温层改造、道路翻新、充电桩安装等21个专项整治项目落地。

  二是构建联建共治链。深入开展“一降双提”专项行动,依托“红心物业”党建联席会制度,联动社区、物业及住建等职能部门协同发力,靶向化解12345高频工单,分类攻坚物业捆绑收费、停车管理混乱等8类问题。成立物业服务质量评估小组,对物业党建联建项目和诉求解决情况进行打分评比,依托“红黑榜”信用机制倒逼服务提升,推动解决37项物业服务问题。

  三是扩展服务供给链条。建立“幸福日历”加“便民日历”双轨服务体系,通过“YOUNG五色”工作法深挖能人、商户、志愿队伍等“幸福合伙人”,每月开展2项固定活动和X类特色活动,推动“挺”系列、“礼”系列治理品牌创新。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幸福夜市”“夫子讲堂”和“礼享暑韵”暑托班等特色活动90余场,开展每周一上门送诊、周二“暖心小铺”、周三公益理发、周四中医诊堂、周五旧物置换等主题服务200余场次。

 
 双擎驱动
 着力建强核心阵地,夯实治理根基

  一是健全三维体系。针对新型、老旧、回迁安置三类小区实施“家门口提升计划”,推进保利·堂悦、嘉安学府2处党群服务站建设,完成古城小区、国际公馆2处服务站升级改造,新接收东方明珠小区办公用房2层,打造“书韵楼”、“童趣楼”等12个特色楼栋,建立楼栋议事角、增设“解忧信箱”、扩展一米菜园,建成“站—点—角”三级空间布局。

  二是优化“红色脉络”。优化调整市级重点培育小区党支部,完善“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择优选拔2名党支部书记、配备205名红心楼栋长;推动小区党群服务站实体化运行,选聘社区人员、物业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副站长,合理下沉服务事项15项,累计办理各类事项270余件。

 
 双轨并行
 着力锻造硬核队伍,激发治理活力

  一是赋能履职本领。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组织“先锋汇—社区书记月月谈”活动10次,解决小区治理矛盾调解、物业纠纷等重大事项、协调重难点问题51个。开展社区“两委”储备力量竞选竞聘活动,从社工、网格员中选拔8名优秀人员,通过设“副职”分包8个小区锻炼培养。组织社区书记、后备力量赴桐乡、苏州等地观摩学习5次,举办12期“小巷管家”“能量满格”训练营,定期开展小区治理交流分享会。

  二是突出实战实训。成立“挺上心”解忧团、“YOUNG光”帮帮团、“动车议站”、“礼享家·守护团”走访团队4个,由社区书记带领物业服务企业、红心商户、志愿者每天下沉小区排忧解难,解决楼道照明、危墙修复、困难帮扶等急难愁盼问题156项,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5.3%。

  三是强化学用结合。依托“小巷管家”培训内容,在国际公馆小区试点“楼栋微治”实践区,由社区牵头组建自治小组,安排社区后备力量在分包小区牵头开展慰问老人、安全检查等专项任务,梳理并解决群众精神文化、助老扶幼等需求78次,化解纠纷23起。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