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汇聚慈善暖流 织密救助网络

烟台民政 2025-06-23 10:57

  近年来,龙口市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公益慈善+社会救助”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与社会救助精准对接,切实回应困难群众急难愁盼。

  以高位组织促进全篇布局

  推动慈善事业高效开展

  统筹架构组织,高位部署推进。通过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将公益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紧密结合,两方工作各有中心,各有侧重,同时不断加强合作沟通,在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上形成公益慈善与社会救助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把慈善组织培育发展和社区慈善基金建设作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整体谋划、稳妥推进。目前,全市已培育发展慈善组织6家,设立社区慈善基金99支,募集资金277.31万元,各级配捐资金126万元,开展社区慈善基金项目70个,累计支出192.13万元,惠及群众2万余人。

  以信息互通促进救助合力

  推动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各慈善机构与救助部门之间共享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等信息,及时转介相关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证信息共享,畅通对接渠道,争取引入更多慈善资源。搭建平台,实现“双向对接”。通过“救急难”平台,对经政府救助后仍生活困难的,由慈善总会发挥众筹作用,通过“龙慈大爱”项目,对困难群众进一步实施救助帮扶,将已实施慈善救助的困难群众信息推送至社会救助部门,实施动态监测,避免重复救助。“搭建‘龙易助’救助平台,社区慈善基金链接社会救助更容易”案例,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实践案例,已覆盖城乡低保对象4596户6514人。目前正在开发社会救助APP,各慈善组织入驻后,困难群众可通过APP进行一键求助,实现“慈善+救助”的线上互联。

  以社区基金促进救助保障

  推动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互为补充

  积极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印发《龙口市慈善总会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办法》《关于推动社区基金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各镇街区有序健康发展社区慈善基金提供了政策指导和配捐激励。今年4月份,龙口市民政局组织14个镇街区、63个社区负责人开展社区慈善基金管理与使用专题培训,指导各镇街社区基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创新开展社区基金项目。目前,全市社区慈善基金累计开展帮扶救助类项目12个、改善村居公共设施20余次、开展社区公益志愿活动15个。其中,龙口市东莱街道松园社区慈善基金培育的“海默灯塔”慈善品牌项目,通过在社区或养老机构开展活动,向老人宣传阿尔茨海默症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并借助AI技术为老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对发现的潜在认知问题采取干预措施。目前,已开展活动27次,服务1531人。

  以慈善项目促进精准救助

  推动慈善力量与救助需求有效对接

  聚焦急难需求,精准多样开展慈善项目。指导慈善组织创新打造“救在蛟龙”“一帮一”“莲心陪诊”“龙慈大爱”“彩虹村”等慈善项目,其中“救在蛟龙”项目累计搜救走失人员2000余人,出动搜救人员2万人次;“一帮一”项目帮扶残疾人12名,金额共计12万元;“彩虹村”项目救助65名困境儿童,金额共计20.54万元;“莲心陪诊”项目累计帮扶580多人次,累计服务时间超7100小时,并获得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首届烟台慈善榜“优秀慈善项目”等多项荣誉。凝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慈善合力。2024年,共有28家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捐赠款物价值达307万元。结合中华慈善日、腾讯99公益日等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宣传展示公益慈善活动,腾讯99公益日累计募集资金54万元,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主动性、广泛性不断提升。  

  下一步,龙口市将进一步加大慈善文化宣传力度,完善慈善捐赠激励机制,汇聚社会各界慈善力量,持续营造关注慈善、关心慈善、参与慈善的氛围,优化“慈善+救助”衔接机制,推动慈善资源进一步向基层拓展,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持续书写慈善与救助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