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5.5%里的“稳”与“进”

黄渤海新区 2025-05-22 09:38

  2025年一季度,烟台黄渤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5.5%,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9.3、2.1和1.3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源于黄渤海新区坚持“稳”的定力与智慧,更得益于“进”的魄力与突破。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黄渤海新区以超常规举措夯实底盘、以创新思维开拓增量,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

  5.5%的增速背后,“稳”的底盘愈发坚实。观察经济运行的成色,不仅看增速高低,更要看支撑增长的根基是否牢固。据统计,一季度,黄渤海新区续建74个项目全部复工、新开工16个项目,整体开复工率达到85%以上。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2个,已开复工26个,开复工率达81%。

  这一切都得益于“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从组建“线上+线下”审批辅导专班,到建立“一项目一档案”动态跟踪机制;从指挥部挂图作战破解氢气供应、项目复工等20余项建设堵点,到“项目管家”团队为科曼思创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东诚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提供全链条帮办服务,一系列制度创新有效对冲外部环境波动。2025年总投资超1026亿元的106个项目,不仅能够稳住经济基本盘,更将有力筑牢抵御风险的“压舱石”。

  东诚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5.5%的增速背后,“进”的动能更加强劲。细剖投资结构,更能发现这份成绩单的深层价值:力华电源25吉瓦时(GWh)大圆柱电池项目作为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主要建设电芯车间、化成车间、电芯模组车间等,全部建成后可年产大圆柱电池25GWh,年销售额超150亿元;东诚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也是山东省2025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达产后年可生产DCP118(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硫磺软骨素、类肝素等各类原料200吨以上,肝素钠50000亿个单位,形成依诺肝素钠2吨、那屈肝素钙2吨、达肝素钠1吨的稳定产能;科曼思创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是今年新开工、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装配服务机器人1000台、岸电机器人20套、档案机器人30套、巡检机器人及系统100套,安全识别分析仪1000台的能力。

  力华电源25GWh大圆柱电池项目

  “这些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折射出黄渤海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清晰轨迹——产业版图已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迁,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型。”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东诚药业、科曼思创等项目的科技含量与亩均效益持续提升,汉高鲲鹏工厂亩均产值、亩均效益、亩均税收全省第一,昭示着黄渤海新区发展正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

  科曼思创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

  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当前,黄渤海新区已建立起“稳”与“进”的良性循环:以精准服务保障项目落地稳预期,以结构优化促进动能转换添后劲;用制度创新破解要素制约保增长,用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强根基。这种既守牢底线又勇攀高峰的发展辩证法,不仅让5.5%的增速成色十足,更积蓄起跨越式发展的澎湃势能。

  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无障碍推进,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成型,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更高能级的现代化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这,或许比单纯的数字增长更令人振奋,也更能诠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