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风采】25年扎根田野育硕果 科技赋能农业铺就振兴路——记招远市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蒋春荣

金都招远 2025-05-02 17:05

  在金岭镇大户陈家村,有这样一个身影,她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皮肤晒得黝黑,眼神却始终透着对农业的热忱与执着。她就是招远市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蒋春荣,25年如一日,深耕农业植保技术领域,将现代化农业技术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万千农户撑起“致富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动人篇章。

深入实践  为果农服好务 

  “我是农民的孩子,深知种地的艰辛,就想通过科技让乡亲们轻松些,多挣点钱。”蒋春荣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她扎根农业的初心。自2000年从相关专业毕业后,她便一头扎进农业这片广阔海洋,一头连着实验室,一头牵着田间地头,在农业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2000年9月,在烟台农科院吴桂本研究员的指导下,蒋春荣开启了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编写《套袋红富士苹果、葡萄、桃树、大樱桃等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过程,堪称一部艰辛的奋斗史。由于病虫害每年发生情况复杂多变,她需要频繁下乡实地查看发病和虫害地块。天还没亮,她就已经踏上了前往果园的路;夜幕降临,她仍在记录当天的观察数据。每次打药试验,她都亲自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资料,她长期扎根乡村。经过五年的持续观察、三年的反复实验,这部凝聚着无数心血的规程终于问世,为果农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如今,蒋春荣已然成为果农们心中的“主心骨”。每年,她都会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果园,为果农传授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累计千余场的讲课,让无数果农受益。在她的指导下,果农们掌握了科学的防治方法,果园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水果品质和产量显著提升。

服务基层  培养新型农民 

  “蒋老师就是我们的‘及时雨’,有她在,种葡萄心里就有底!”村民陈桂才说起蒋春荣,满是感激与敬佩。陈桂才今年刚接手一片有着10多年种植历史的葡萄园,面对虫害问题经验不足。关键时刻,蒋春荣主动靠前,从组织培训、课堂讲解,到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全程悉心帮助。在她的精心指导下,葡萄园在春季施药、施肥、滴灌等环节都做到科学规范,如今葡萄发芽情况良好,丰收在望。

  2015年,大户陈家合作社成立植保专业机防队,蒋春荣勇挑重担,制定了统防统治标准化操作规程,并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从2014年到2023年,在她的带领下,机防队累计完成小麦、果树等病虫害统防统治达200万亩次。凭借出色的工作成效,2020年机防队荣获“全国通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称号。

  此外,蒋春荣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她牵头成立了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在这里,定期开展的技术培训课程,涵盖了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多个方面。每年十几次的培训活动,吸引了2000多人次参与。通过系统地培训,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学习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农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蒋春荣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技术,努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新问题。

  2018年,她参加了《果树化学农药减施增效》学习。学成归来后,她化身义务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向大家宣传化肥农药减施的优势和效果。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农民们认识到减施农药化肥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观念,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每亩降低了约500元的农药、化肥及人工投入成本。

  2019年,参加《葡萄发展现状与新品种种植管理》学习后,蒋春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方向和精细化管理技术规程。她深入农户家中,手把手地指导100多户农户种植200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悉心指导。在她的精心指导下,这些葡萄园迎来了丰收,每亩地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让农户们尝到了科技种植的甜头。

  蒋春荣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组织的高度认可。从2019年被授予“果业技术能手”称号,到2024年荣获“齐鲁乡村之星”,一系列荣誉见证了她的成长与成就。但她始终保持着初心,坚定地表示:“未来,我将继续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帮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技术,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蒋春荣用自己的行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描绘出一幅科技兴农的壮美画卷。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