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海阳人做“面燕”留住绵绵“乡愁”

今日海阳 2025-03-27 10:23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是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的特殊日子。在这个节日中,除了扫墓祭祖和踏青之外,胶东人的清明少不了“面燕”。人们用“蒸面燕”的方式期盼燕子的早日归来,也表达出对春暖花开这个季节的喜爱。

眼下清明节即将到来,在玫豆面食厂,工人们因大量的订单已经连续加班好几天。“从20号左右就陆续收到了面燕的订单,十余天时间大概需要制作3000只左右,在大家的争相订购中,传统节日习俗被保留着被传承着。”负责人高淑芝表示。

做面燕无需太多材料,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把梳子,将醒发好的面团揉成光滑均匀的小面团,然后把面团捏成燕子的初形状,再用剪刀剪出造型,利用梳子压出花边,用芝麻或黑豆点上眼睛,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面燕”就做好了,最后掌握火候上锅蒸20分钟,伴随蒸锅的开启,满屋都是“面燕”的香甜。

作为经营了27个年头面食生意的“老手艺人”,在制作中,高淑芝既遵循传统工艺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元素,“像这种双头燕、大燕背小燕、展翅燕等就是传统样式,都是童年记忆中的形状。在此基础上也根据年轻人的需求,增加了新型的样式,像凤凰燕、孔雀燕等,现在年轻人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好吃,更要好看,所以要不断创新样式,以更高的‘颜值’来征服大家的观感。”

传承的不仅有传统的习俗和手艺,就连用料和制作方法也一直遵循传统方式,“采用优质面粉以及各式配料,通过面引子发酵的方式,即用酒曲替代常用的酵母做面引子,经3道发酵工序后,继而做出成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宗的老味道。”高淑芝表示,每年除去本地客户订单外,还有许多订单来自在外游子,他们想用一口家乡味留住记忆中的“乡愁”。回忆儿时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刚出锅的面燕,捧在手中咬上一口,清香醇口,满满都是生活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