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3月25日讯(记者 张苹 摄影报道)“自从参加志愿服务后,朋友每次看到我都说我变得更年轻了。”这是杨淑英发自内心的感受。
今年57岁的杨淑英,于2022年加入烟台手牵手孤困儿童志愿者服务中心公益组织,是烟台手牵手莱山团队的常务副团长。一向热心公益的她总是一心扑在志愿服务上,为负责帮扶的30多名孩童送去阳光雨露和满腔爱心,一年参加近90次公益活动,跑了1000多公里,如今爱心长跑仍在继续……
守护孤困儿童 主打陪伴治愈
满怀爱心和热情,是杨淑英独有的个人魅力。
1968年出生的她,在2018年退休后便投身于社区工作中,其间,收到两面居民赠送的锦旗和多封表扬信。2022年,她加入烟台手牵手孤困儿童志愿者服务中心公益组织后,更是全身心参与一线帮扶工作中,每年看望孤困儿童近百人次,并在去年接送孤困儿童参加手牵手组织的各种活动,任劳任怨,无私付出,多次荣获“楷模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称号。
“我们帮扶的孩子情况都很特殊,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父母生病无法照料,家庭生活都比较困难,孩子们更是缺乏温暖和陪伴。我们在开展活动时不仅帮助他们学习知识,最主要的是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杨淑英告诉记者,在莱山区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中,她和志愿者一起帮扶了小懿。小懿的父亲因病服刑监外执行,母亲服刑在押。小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结对帮扶后,杨淑英将小姑娘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经常带着礼物上门看望,带她参加各种活动。在杨淑英的温暖关爱下,小姑娘越来越开朗,也将杨淑英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见面后特别开心。杨淑英也赢得“最美爱心妈妈”的称号。
在很多孩子眼中,“杨阿姨”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小瑞、小瑜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的父亲遭遇两次车祸,身体残疾,母亲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姐妹俩和奶奶一起生活。“去年中秋节后,她们的奶奶和爸爸相继去世,姐妹俩的悲惨遭遇令人心疼。”杨淑英听说这件事情后生起恻隐之心。那段时间她基本每周都会去看望她们,给她们送吃的,送过冬衣物,教她们打扫卫生、做饭,让她们走过那段最黯淡的时光。
舍小家顾大家 获得女儿理解
做公益活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有时还需要花钱。最初,杨淑英将过多时间倾注于志愿服务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反对,其中最为不解的便是她的女儿。
“我女儿家里有两个孩子,我把老大带到3岁后便开始做志愿服务。小外孙出生后基本由孩子奶奶带,所以很多时候我没帮上什么忙。现在小外孙大了,有时周末做公益活动,我就带着他一起去。”杨淑英说,虽然母女俩也产生过意见分歧,但她仍然坚持做公益,除了日常帮扶孤困儿童,还经常参加金地格林社区的志愿活动:捡垃圾维护社区整洁,接送无车老人采买物资,化解邻里矛盾安抚居民,陪同无人看顾老人体检并平安送回……杨淑英说,为了让家人能够感受到自己参加志愿活动时内心收获的价值感,她会在周末带外孙和女儿一起参加活动。“今年,我女儿带着孩子和我参加了一次社区清扫活动后,对我的做法也开始改观,慢慢认同了,还说有空和我一起去参加志愿服务,我们母女俩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了。”
付出爱的同时收获无限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杨淑英坚信:努力付出爱的同时,也将收获无限的爱。
在她帮扶的孩子中,最大的已经是大学二年级了,被爱滋养过的他,也成为了志愿者,在假期时参与志愿服务,教孩子们知识和生活常识。淼儿是个被父母遗弃的脑瘫儿,杨淑英和小区邻居张敏去年6月到9月每周三上午8点多开车去高新区澜心学校,抱着淼儿上下轮椅去卫生间,照顾喝水等日常生活,风雨无阻,一直帮扶了3个月。“看到淼儿的成长,我心里特别高兴。”杨淑英说,“其实,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也在成长,也在不断收获温暖。”
今年,杨淑英的生日恰巧赶上了活动日,孩子们给她送了一束花,还送了一封感人的书信。他们在信中说:“爱是相互的,您把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要把爱留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