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司法局推行“四全”模式 聚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提质增效

法治烟台 2025-03-07 10:52

  蓬莱区司法局探索推行能力建设全覆盖、运行机制全要素、执法规范全流程、监督渠道全贯通“四全”模式,以高质量行政执法监督赋能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做法被人民日报和法治山东刊发。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指导行政执法工作突出集体”称号。2024年,全区行政诉讼败诉率和行政复议纠错率同比下降71.4%和15.2%。

  聚焦队伍专业化,强化“全覆盖”能力建设

  业务培训全覆盖。采取线上与线下、必修与选修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推广行政执法能力大比武、大练兵。围绕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与行政监督、行政诉讼典型案例、修订后行政复议法等依法行政热点难点,牵头组织开展全区性培训5期,共培训4600余人次,执法队伍能力水平大幅提升。资格管理全覆盖。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作为执法队伍素质提升的源头性工作来抓。去年共有433人通过行政执法资格年审和新申领考试,综合通过率达92.1%。将34名未按期完成年审培训要求的人员,依规清出执法队伍,为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取得了强力的震慑作用。工作考核全覆盖。创新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履职工作计分制考核模式,将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深度绑定。全区23名执法人员获省级先进荣誉称号,29名执法人员因执法成绩突出获得晋职晋升。

  聚焦制度精细化,健全“全要素”运行机制

  率先扩充不予强制清单,提高执法温度。在市级“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基础上,主动扩充运用范围,拓展1个领域,新增9个事项,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包容审慎监管获得企业好评。最大限度推行联合执法,加大改革力度。强化调度和现场指导,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完善联合执法检查制度,推动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10个部门联合执法,最大限度做到“无事不扰”。大力强化数字监管,保障监督精准度。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市级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和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双平台应用质效。利用大数据赋能数字化监管,强化差异化、精准度监管模式。

  聚焦执法规范化,抓好“全流程”日常监督

  梳理研判分析,做细“清单式”监督。系统梳理各执法机关执法权限、执法事项、执法人员等基本情况,形成执法人员信息、权限内容、检查情况、立案处罚、执法制度5项清单,为执法机关提供靶向指引。搜集问题线索,做深“调研式”监督。依托监督单位内部回访机构、接诉即办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深入走访相关执法对象,广泛搜集社会各界和群众反映。对反映执法不文明、执法不规范等170余条问题及时核实处置,提高了日常监督的实效性。深入工作一线,做实“嵌入式”监督。对各执法机关现场执法工作进行随机“嵌入式”执法,围绕春季农资打假、旅游市场整治、道路交通等,共开展“嵌入式”主题执法监督27次,全流程掌握执法规范情况,实现执法和监督同步发现问题、同步反馈复盘、同步提升效能。

  聚焦路径多元化,拓展“全贯通”监督渠道

  强化内部审核。督导各执法机关部门加强内设法制机构建设,在人员紧缺情况下,增加法制审核力量16人。通过行政执法联席会议,点对点调研指导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等10个执法机关强化内部法制审核,行政执法案件质量明显提升。强化纵向联动。主动探索开展镇街赋权试点,建立区直执法部门与镇街之间的线索移送及协调联动机制,厘清镇街与权力下放部门之间的履职责任、执法权限和行使范围,实现执法与管理的双联互动。强化横向监督。用好“行政执法监督+12345”联动协作路径,每天安排1名148专职人员,协同纪委监委、组织部、编办、城市运行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监督和协调处理行政执法案件216起。利用“仙境蓬莱”政务服务APP,主动公开行政执法监督热线,全面实时接受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监督,回访群众满意度达96.2%。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