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深化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升级打造“数字联合检查平台”,2024年全市涉企联合检查率上升44.21%,入企检查次数大幅下降,经验做法入选省厅“三化”建设重点推广项目,被国办电子政务简报、新华社要情动态刊发,受到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通报表扬,相关案例入选司法部第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统筹推动涉企行政执法工作
坚持全市“一盘棋”,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参与、全面覆盖。一是强化制度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规定》,制定全省首份不予行政强制清单规范性文件,承接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等3项试点,出台多份推进落实制度文件。二是强化考核推动。将规范涉企执法纳入全市营商环境季度考评和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列为执法队伍年度综合评定核心指标,确保各部门对涉企执法工作的参与配合。三是强化监督推动。在各级政府官网公布行政执法监督投诉电话,开展与12345热线、政企通服务专线等合作试点,每月共享信息,累计归集诉求信息14万条,介入调查处理464件。
创新搭建涉企执法监督平台
构建“八位一体”监管机制,为全省涉企执法检查“一张网”提供烟台方案。一是创新联合检查模式。部门提出涉企检查计划,平台自动匹配,去年共开展联合检查5.57万次。探索企业“白名单”和“主题式监管”,试点区市公布白名单企业1.4万家、梳理主题式清单351个,有效提升检查质效。二是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全量获取烟台104万企业营业执照,每日向企业、监管部门推送资质临期预警1000余条,有效避免“以罚代管”。运用AI大数据、视频监控等手段,对矿山安全生产、餐厅后厨实施远程监管,检查信息云端录入、违法行为线上处罚、问题整改远程验收,实现精准高效监管。三是创新结果共享模式。首查部门对结果负责,半年内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平台自动弹窗提醒,执法部门互认共享,去年共享记录2.7万条,减少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重复入企。
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坚持标本共治,一手抓问题解决、一手促能力提升。一是创新开展执法评估。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对7个区市13个部门进行执法评估,梳理共性问题2960项,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部署问题整改。二是严格做好案卷评查。建立部门自查、区市抽查、交叉互查、专家评查、集中排查、实地督查“六位一体”案卷评查机制,去年累计评查案卷2.4万份。三是持续加强队伍培训。市政府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能力专项提升行动,全面推广比武练兵,完成全市1.4万名执法人员轮训,注销2800余份执法证件,一线执法队伍结构素质明显优化。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