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召开的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提出了“1456”工作思路,“清单式”明确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受到了大众网、山东法制报、烟台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其中烟台日报在要闻版《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专栏和昆嵛观潮刊发评论文章。

全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翻篇归零”,法治烟台再出发
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任务书”来了!2月14日,市司法局组织召开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谋划在深化改革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回首2024,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锚定“1446”工作思路,以“四个着力点”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业务领域全面规范发展,整体实现明显巩固提升,多项工作全省领跑。
展望2025,他们以“翻篇归零”的心态校准坐标再出发,提出“1456”工作思路,要在法治政府建设、法治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治工作、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集中推进政府立法、行政执法监督、安全稳定、法治文化、涉外法治平台和行政复议六项重点任务。
全力做好创建“后半篇文章”
2024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是烟台司法行政工作重头戏。烟台市司法行政系统一把不松,实现市县联创、全域共建。今年,示范创建工作将重新启动。“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完成实地验收,高质量做好创建‘后半篇文章’。”烟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家在会上表示。
今年,烟台法治建设不仅要拿下“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荣誉,还要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做优做实普惠性公共法律服务、打造涉外法治法律服务人才新高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例,去年以来涉企执法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被提及的频次越来越高,烟台市司法行政系统要以涉企执法监督的规范化促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推动涉企联合检查平台融入全省执法检查“一张网”,统一涉企检查事项标准,完善全链条在线监管机制。同时,通过定期组织案卷评查、比武练兵、专项监督、同堂培训等活动,强化司法行政部门权威。
执法要刚柔相济,执法监督也要做好包容审慎监管。健全不罚、轻罚、不予行政强制、合规指导“四张清单”,不断扩展适用场景,提高执法人员规范适用能力,让全社会感受到执法过程中的善意和温度。
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法律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去年烟台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有了明显提升,但人气不足、群众知晓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
“送法律”升级“送法律服务”
深化改革,就是要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今年,烟台要提升公法中心实体化运行管理水平,创新“即需即办”模式,推广上门式、预约式、一站式法律服务,加快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拓展延伸。
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方面,举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举办“法援故事”展演活动,搭建“小律说法”品牌栏目,将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推动由“送法律”向“送法律服务”持续转变。
法律服务离不开人才支撑,尤其是高水平法治人才。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第三个万亿级城市,烟台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5600多家企业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对外开放向前进,涉外法治建设也要跟进。今年,烟台市司法局明确提出要重点抓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坚持引进和培育两条腿走路,打造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新高地。规划建设烟台中央法务区,三区协同共建高端法律服务集聚区,西部打造自贸先行区,中部打造芝罘示范区,东部打造莱山拓展区,建立域外法查明中心,吸引更多高层次涉外法律服务资源进入烟台。
擦亮行政复议“议烟和合”金招牌
提升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必须要有标志性工作、标志性成果,今年烟台市司法行政系统要集中推进六项任务,通过重点工作打样示范,引领和撬动整个司法行政工作均衡发展。
说起烟台司法行政标志性工作,不得不提“议烟和合”行政复议品牌。今年1月,烟台市人民政府出具了一份行政复议调解书。针对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未履行征收补偿职责申请行政复议一案,烟台市政府召开了听证会,双方就解决行政争议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行政复议调解书送达后,被申请人已向申请人履行补偿职责。
“该案是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通过出具复议调解书方式化解行政争议的典型行政复议案件,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切实发挥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烟台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去年全市行政复议申请突破3500件、同比增长72%,接近法院一审行政诉讼的3倍。
今年,烟台司法行政系统要继续擦亮“议烟和合”金招牌,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量,落实行政复议员制度,规范案件办理流程,统一市县办案尺度标准,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定期发布“正负”典型案例,加强个案纠错和类案规范,统筹各类行政资源,实现案前、案中、案后全流程调解,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