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从头越,万象更新不负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走过五年奋斗历程、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首个年头。新春伊始,烟台自贸片区便积极响应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会的号召,深入落实全区首季“开门红”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精神,不断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能级开放,持续释放“创新红利”,赋能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开门红”。

在更广领域释放制度型开放活力
日前,烟台自贸片区联合烟台海关推出的“‘样捷通’实验室检测样品运送模式”获海关总署创新备案。截至目前,全区在海关总署备案的制度创新成果已达7项。
据了解,该模式创新性地把样品物流信息与实验室样品接受信息关联对接,实现寄件下单、样品封箱、施加关封、实验室样品接收等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整体样品送检时长压缩28%—30%,单个集装箱便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200元。
提升国际贸易货物通关效率,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20条举措中“推动货物贸易自由便利”的重要内容。包括“‘样捷通’实验室检测样品运送模式”在内,烟台自贸片区已累计推出30项贸易便利领域制度创新成果获全省复制推广,推动货物全链条通关平均提速30%以上。


除了上述在货物贸易自由便利领域的突破之外,烟台自贸片区还围绕服务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不断释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活力,推动资源配置力、制度创新力、辐射带动力稳步提升。
以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为例,烟台自贸片区相继开展大宗商品“公式定价”通关创新、进口燃料油化验检测创新等系列改革,累计为铁矿砂、铜精矿、金精矿进口企业节省成本1600余万元,推动进口燃料油通关时间压缩超50%,有效打通了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关键环节。
以更大力度推进深层次集成改革
“我们公司前期科技研发投入大,有较强的融资需求,却因没有合适的质押物而长期受限。现在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公司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审核公示,一次性拿到了34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极大缓解了原来的融资难题。”提及企业的融资经历,应辉环境科技服务(烟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十分感慨。
让该公司受益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正是烟台自贸片区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渠道少、成本高等问题推出的一项制度创新举措。通过首创“数据质量评价”“数据价值评估”等机制,为拥有数据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快速融资新途径。

以企业实际体感为导向,推出更多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让各类经营主体拥有“获得感”,正是烟台自贸片区破局改革“深水区”的关键密钥。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烟台自贸片区的制度赋能效应也得到不断放大。
从企业境外投资“一件事”改革到企业涉外法律权益保护集成创新,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链条改革到搭建海域资源要素配置新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流通、交易等各类制度成本,促成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促进国际贸易投资络绎不绝,日渐成为烟台自贸片区开展深层次改革的目标导向和衡量标准。如今,企业在烟台自贸片区内经营发展,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低、生产运行效率更高、资源要素流动更便利,自贸综合优势持续显现。
以更实举措赋能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烟台自贸片区多措并举,不断赋能全区重点产业升级发展,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

围绕赋能化工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烟台自贸片区建立出口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率先完成200余种产品碳足迹核算,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对欧盟碳关税能力;同时先行先试开展“无废集团”建设,有效破解工业固废处置方式单一、资源化水平不高等难题。
围绕赋能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烟台自贸片区则获批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为区内相应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围绕赋能汽车及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烟台自贸片区推出“研发技术服务类出口退税新模式”,以“研发项目”为单元申报出口退税,解决了研发技术服务合同期满后才能申报退税的难题。

依托前期良好的基础,在力争2025年“开门红”的过程中,烟台自贸片区将继续以制度集成创新不断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理清整个产业链条的制度卡点和政策盲点,持续输出赋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自贸方案”。
不负好春光,冲刺“开门红”。随着改革创新的持续深化,烟台自贸片区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奋力续写好新一年“春天的故事”。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