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抢抓建设“黄金期” 重点项目“满弓”发力开好局

黄渤海新区 2025-02-17 11:39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项目建设施工的黄金期。盯紧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对于全年的项目推进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烟台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25年新春伊始,黄渤海新区便吹响了项目建设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坚持“快好结合、又快又好”,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向着首季“开门红”的目标大步迈进。

  持续拉升“进度条”

  2月10日(正月十三),走进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绿色高端胶粘剂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已经成型的现代化厂房车间。车间内,工人们正有序进行设备安装——自正月初八复工以来,这里很快就恢复了春节假期前的忙碌状态。

  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绿色高端胶粘剂产业化基地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该项目由德国汉高集团在华独资企业——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投资8.7亿元建设,被列为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在黄渤海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自2023年底开工建设以来保持快速进展,预计今年8月份新生产线可全部建成。

  同样在春节假期后就实现快速开复工的,还有烟台东诚鼎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计划新上生产线3条,按照目前进度,有望在年底前实现首条生产线试生产。

  烟台东诚鼎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效果图

  以上场景,也成为黄渤海新区持续拉升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的直观写照。数据显示,全区今年计划推进京东方研究院、汉高鲲鹏工厂、东诚新药基地等总投资1027亿元的106个产业项目开复工,其中新开项目32个,续建项目74 个。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实现开复工,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按照规划,续建项目2月底前复工69个,3月底前全部实现复工建设;新开项目现已开工8个,3月底前再开工9个。力争3月底整体开复工率达到85%以上。”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产能释放“加速度”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加速氢能产业布局,取得良好成效。而随着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的竣工,全区在氢能领域内的竞争力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是2023年省重大项目,总投资6.8亿元。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4年底建成,主要用于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45MPa加氢站压缩机、加氢站机组等成熟产品产能扩充,以及新产品氢气共轨系统、带能量回收的空压机、90MPa加氢站隔膜压缩机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有望在3月份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4亿元。

  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

  项目建设要想尽早转化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动竣工项目快速投产。包括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在内,黄渤海新区共有18个项目有望在3月底前竣工投产。这些项目也可谓全区力争实现首季“开门红”的“硬支撑”。

  而除了一季度预计竣工投产的18个项目之外,黄渤海新区还将加快推进泰和创新创业中心、民士达新型功能纸等22个项目建设,全年力争竣工项目40个以上。

  优化服务“护航员”

  项目建设要想实现快速推进,离不开配套服务的保驾护航。在此方面,黄渤海新区也已重点发力。

  据了解,全区把106个项目全部纳入“项目管家”服务,继续谋划推广“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等机制,并实行多部门互联互通互动,一方面联合对新开项目集中授课讲解,加快项目手续办理速度;另一方面集中摸清项目难点堵点,提出工作建议,推动提前介入。

  黄渤海新区2025年项目导办会

  此外,围绕项目开工和建设计划,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还提前谋划场地平整,梳理配套缺口,协调相关部门靠上解决,推动项目建设和配套无缝衔接,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预计全年可完成各类配套事项1100项以上,有效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全区还持续强化工作机制,坚持以“1+5”工作推进机制为抓手,紧盯全年任务目标,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计划”“配套推进计划”“滞后问题”三张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推动问题快解决、手续快办理、项目快建设。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