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新一年的“春天故事”——海阳奋力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海阳发布 2025-02-14 08:49

  2月10日,海阳召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迅即开工开张开业、大干快干实干,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发展信心源于对成绩的肯定。过去一年,海阳因地制宜,追“新”逐“质”,发展成效显著、可圈可点。

  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毛衫、食品加工产业转型提质、成效明显;对外开放纵深推进,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纳入省级战略布局;有效需求加速释放,全市网络零售额达35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17亿元,跻身全省农产品电商百强县第1位、全国第10位;党建根基更加稳固,强化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实施“强基村”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社区党建持续提升,机关作风持续改进。

  山东省出台的《支持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意见》,省大会提出的10项重点改革任务,烟台立足省赋予的“三核引领”新使命作出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等,都为海阳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海阳昂扬的发展势头。

  2024年实施的30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37%,2025年已布局13个省级重点项目、22个烟台市级重点项目,省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体量均列烟台第1位……如今,手握顶层战略规划、新赛道布局、重大载体和重大项目支撑等优势,这是海阳突破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作为海阳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怎样继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哪些工作?这场“新春第一会”指明了方向。

  在扩大投资上聚势发力

  狠抓项目投资,做到储备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投产;积极对上争取,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政策项目挤进上级“大盘子”;发力招商引资,把投资拉动转化为发展支撑,确保全年落地过5000万元项目16个以上。

  在提振消费上聚势发力

  建立体制机制,用好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意愿,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四大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逐步打造全时、全域、全年、全员消费格局,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塑强产业上聚势发力

  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加快构建“2+4”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核电、光伏和储能项目,积极争取核电、风电项目核准获批、纳入规划,积极探索绿电直供、智慧电网等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打造绿电就地转化应用样板和示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培育航空航天产业,全力争创国家商业航天海上发射基地;加快东方慧眼星座建设、开放地球引擎平台应用,打造一批卫星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全面推动食品加工、毛衫针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提速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做强高端装备产业园,打造能源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做优绿电产业园,打造电池正负极材料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在增强动力上聚势发力

  加力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5家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以上。

  在激发活力上聚势发力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释放潜力上聚势发力

  抓好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海洋经济等领域潜力释放,用好优势资源,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党建保障上聚势发力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守牢底线上聚势发力

  全力抓好安全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解决民生诉求,以工作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方向已定,路径已明,贵在苦干实干,重在务实扎实。

  新的一年,伴着“新春第一会”的号角,海阳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干字当头、奋发作为,奋力谱写海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