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阖家团圆的灯火点亮时,丁字湾畔烟台融进新能源行村镇 200MW 渔光互补项目光伏区的茫茫“蓝海”中,静静输送着清洁电力。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面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将光热资源持续转变为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


十余公里之外的光伏电站内,6位运维人员值守岗位,每天坚持站内及光伏区的设备巡检、消缺,主控室值班,配合调度春节期间的调峰限电等工作。

值守人员里,离家最远的王强来自河北衡水,最近的也是百里之外的烟台。他们中有既为人父又为人子的家庭顶梁柱,也有刚从“象牙塔”迈入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在春节这个意味着更多责任与坚守的日子里,用他们的话说:“只要光伏电站在发电,我们就不放假。”——继2023年6月29日项目一期并网后,2024年12月27日,项目二期也顺利并网发电,目前并网容量达153MW,年发电量约2.2亿度。


王强和同事们分工明确,或在主控室负责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光伏AGC系统和生产运行管理平台,对光伏发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电站的运行状态尽在掌握之中;或手持工具箱和巡检记录表,穿梭在配电室、继保室等现场,通过听声音、闻气味,对每一个逆变器、每一条电缆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
“8:00,站内一、二次设备巡视;9:00,光伏区巡视;11:00,光伏区视频监控巡视;12:30,接调度通知满功率充电……”电站运行日志上,当日的运行记事详细明了。“光伏电站的运维工作比较繁琐,但每一项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影响到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安全稳定。”王强说。


数据监测与分析是光伏电站运维工作的重要的一环。他们会通过储能系统、预测系统、AGC系统等,实时关注电站的发电量、电压、电流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设备性能表现,找出潜在问题并优化运维策略,保证电量的供求平衡。
烟台融进新能源行村镇200MW渔光互补项目位于近海海域资源丰富的鲁岛村和桃林村,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00MW,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二期已投产发电。项目采用光伏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形式,在水产养殖区水面上同时建设光伏发电工程,形成“水上发绿电、水下养虾蟹”的发电模式。在光伏板的遮挡下,水面温度降低,水质也得到了改善,可为虾蟹等水产品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亩产。
阳光晴好的时候,也是电站发电量充足的时候。每当此时,王强和同事们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虽然很多节假日都不能回家,但看到电站稳定运行、发电量不断提升时,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细致和坚守,勾画了“碧水共蓝天一色、光伏与渔业互补”的美丽生态画卷。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