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莱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城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通过创新“马路办公”模式,开启“城管+”模式,数智赋能城市管理工作,构建出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创新“马路办公”模式,以路为岗服务市民。一是以“行走执法”为切入点,提升治理服务效能。改变以往坐着车子转、透着玻璃看、隔着马路喊的粗放管理模式,实行一线工作法,将办公室“搬到”马路上。直属中队及局各科室抽派人员组成100余人巡查组,分成20个网格,由大队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率队,每周定期深入街巷,对城区旌旗路、五龙路、富水路、金山大街等重点路段进行集中巡查,开展马路办公50余次,发放宣传单页2000余份,劝导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5000余起。二是以“提质增效”为关键点,建立限时办结机制。梳理6大类、17个小类城市管理事项,建立《马路办公1小时办结事项清单》、《马路办公2小时办结事项清单》等管理制度,压缩问题办理事项时限。探索“最多2小时”机制,能当场办结的城市管理小问题“1小时”办结,其他复杂问题“最多2小时”响应。今年以来,已处理各类问题2500余个,问题按期处置率提升5%,案件办理速度提升12%。三是以“制度监督”为着力点,推动城管提档升级。建立“周督办、月通报”机制,聚焦马路办公工作任务,每周召开执法大队中层以上领导碰头会,研究讨论马路办公遇到的难点、堵点,逐一分析存在问题,集体探讨改进方法,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每月实行通报制度,根据“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中规定的完成时限,通报当月未完成工作任务,要求相关中队作出说明、限期完成,并将此作为年底评先评优重要参考依据。今年以来,共召开案件督办会议30余次,督促办结问题线索80件、结案80件,确保马路办公案件按要求高质量办结。
二、开启“城管+”模式,推进社会基层治理。一是城管+社区。创新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围绕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公用事业、环境卫生、行政执法等“五进社区”活动内容,现场受理居民诉求问题,实地查看解决居民身边困难事。截至目前,共计结对社区17个,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燃气安全日”、“环境卫生整治”、“普法宣传”等主题活动18次,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反馈率达98%。二是城管+市场。以服务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在城区设置16处临时便民市场,既满足市民群众买菜需求又满足广大菜农销售需要。制发《“首违不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实施方案》,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引导执法人员在巡查执法过程中,实施“柔性执法”、“温度执法”和“创新执法”,体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今年1月至9月,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达1000余人次,已处理“首违不罚”案件860余起,“轻微速罚”案件59起。在执法的基础上,引导教育群众依法依规维护市容秩序,在严明法律政策的同时,让城市管理走进民心、温暖民心。三是城管+群众。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把城管事项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清单,以城管开放日、环卫体验日、普法宣传等多元化实践活动为纽带,引导群众了解更多城市管理工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线上,在国家互联网平台及“烟台12345”公众号开设“随手拍”模块,通过手机端对城市管理工作直接定位、实时上传。今年以来,通过“线上城管”收集的1000余条群众需求均已落实到位,反馈率达100%。
三、依托数智赋能城管,推动管理提档升级。一是全程监控实时监管。以“智慧城管”建设为抓手,打造“一平台运行、一中心监督、多机制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系,运用高清摄像头等技术资源,对城区主要街道街面秩序、违法建筑、垃圾溢满等情况进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巡查监测,发现并第一时间处理占道经营、道路保洁等城市管理类问题2601件,与执法人员远程联动2857次。二是全链闭环提升质效。借助指挥平台,采取“采集—派单—处置—督导—结案—反馈”智能化闭环工作流程,将所有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流转,实现城市管理“一网通达”。截至9月底,运管服平台数字城管系统城区网格共计采集派遣80505件,执行部门处置79611件,处置率达到98.89%。三是数字赋能优化治理。依托管理平台,对12大类225小类城市管理事项进行研判,形成重点监管清单,提升城市管理预警能力。结合原有监控摄像头,融合AI智能抓拍技术,建成AI智能抓拍应用场景,通过定点摄像头自动分析占道经营、流动商贩、乱堆乱放、垃圾满溢等13项事件,智能识别、截取影像上传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平台人员根据系统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到相关部门进行问题处置,每月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600余件,极大减轻人工巡查工作压力。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