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特色半导体产业“链上成景”

黄渤海新区 2024-09-23 09:25

  特色半导体产业是当前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涌现出一大批细分领域有影响力、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拓深延展,挑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大梁”,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由粗到细 技术提档升级

  撞针伴随着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指引上下挥动,石英晶体谐振器经过撞针“绣花”后,一颗颗完工的晶振便“智”造完成……这是烟台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营产品——晶振的生产过程。

  2016年,晶体行业标杆企业烟台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石英晶体谐振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8年间,明德亨创新提档升级,产能不断提升。

  “我们不断突破传统晶体行业制造工艺,生产研发的晶振面积仅为3.2毫米×2.5毫米,同时在全球晶体行业中,我们是唯一拥有智能加工线的企业,可实现产品从单片生产到整板生产,每月产量达上亿只。”明德亨科技副总经理李强很自豪。

  不断刷新“精细度”的,还有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全球较早研制和推广键合银丝、铜合金丝的企业,一诺电子材料成立于2007年,已授权60项专利,主要产品包括金银铜铝键合丝、芯片焊丝以及蒸发材料等,广泛应用于IC、LED、晶体管、MEMS等微电子封装、芯片制造等领域。

  “我们研发的键合银丝在核心的合金化和锻造工艺技术加持下,相比最初的金丝,可为下游企业节省80%以上成本。”企业负责人介绍,一根键合丝牵系的是百亿级规模的半导体封装材料产业,关系到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稳定。“去年,公司跃升行业头部企业,今年累计出货量有望超过30亿米,可环绕赤道75圈。”

  由少到多 企业增量提质

  前不久,烟台天眼户外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款云台热成像仪——Knight,此款产品应用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红外热成像芯片”,突破夜视极限,展现出领先的科技实力。

  天眼户外在热成像仪、汽车夜视系统、户外科技装备等前沿领域不断革新技术产品,让红外热像仪更小巧、更清晰、更智能。目前,产品已销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118个国家和地区,引领和推动了全球消费级热成像的发展。

  天眼户外是全区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眼下,越来越多半导体产业骨干企业和科创平台在黄渤海新区“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8微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填补了世界空白;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集成电路封装、智能终端封装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烟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液晶和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全产业链企业……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大力发展芯片及集成电路产业,瞄准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竞争力特色半导体产业新高地弯道超车,区内现有重点半导体企业30家,其中8家获评国家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瞪羚和准独角兽企业。

  由短到长 产业链集聚延伸

  一粒小小的传感器,可赋能万物,感知大千世界;一枚晶莹的半导体,可转换光电,导向无尽未来。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已然成为科技竞争的主战场。黄渤海新区在培育拥有硬实力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

  在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各攻关团队紧盯一个产品,研究人员加紧进行产品研发。该产业园是山东省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两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以睿创微纳为龙头,聚焦红外传感器、半导体激光器、微波器件、太赫兹探测器等重点领域,统筹布局研发、孵化、加速、检测和产业化板块,吸纳培育芯片设计、模组、器件及终端整机等上下游企业和项目,构建涵盖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封测、装备于一体的光电传感产业生态。

  “五年内,这里将集聚超过1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十年内将集聚400家以上企业,年产值突破700亿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从单一产品到成链发展、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集群、从低端产品到高端技术……黄渤海新区聚焦半导体特色细分产业链,以龙头骨干企业为链主,以特色产业园为产业链发展平台和载体,统筹布局上游材料研发,中游封装、测试以及下游终端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这颗电子信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光芒日渐耀眼。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