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姜疃镇“三全三新” 擦亮“‘姜’心比心·‘疃’结和谐” 基层治理品牌

梨乡莱阳 2024-08-20 09:45

  莱阳姜疃镇以“六He”乡村振兴区域品牌为引领,持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积极践行“六心”工作法服务民生,推动“一站式”矛调中心提档升级,创新建立“受理、分流、研判、核查、处置、答复、回访”一体化闭环式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全方位整合资源,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平台”。一是整合部门资源。以“多元融合、整合资源、提升效能”为导向,高标准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溯源调解等21项高频基层公共治理服务项目,优化整合综治、公安、司法、信访等多部门资源力量和系统平台,融合网格化信息系统、公安指挥平台、山东首家5G乡村振兴云平台等平台打造“平台联动、一网统筹”智慧平台,同时与公安2个警务窗口建立“警格联动”,初步实现“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智慧化治理模式。二是整合功能资源。整合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访诉求、诉调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7大功能,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衔接的“一对多”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协商和解、调解、听证、诉讼等一站式工作流程,实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窗口受理、一揽子调处、一站式办结。三是整合专业资源。针对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涉及行业领域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依托镇街商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参与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调解,邀请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法学会等群团组织20余名业务骨干入驻参与纠纷解决,加快商事调解,拓宽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覆盖面,真正聚合资源、打破壁垒,让矛盾纠纷调处更快更优。

  二、全链条配置人员,打造矛盾纠纷依法化解“新力量”。一是单位抽调。从机关、双管单位及村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择优培训调解员15人,组建起涵盖学校、村庄、医院等单位的平安志愿者工作室,多次邀请市委政法委实地查验指导,实行领导干部中心坐班和平安志愿者联合接访制度,联合接访50余人次,大大减少矛盾纠纷上行。二是工作派驻。每周邀请市人民法院法官、专业律师定期坐班值班,建设“e+”智慧法庭,与诉源治理工作室联合办公,所有人民调解案件均由派驻法官或法官助理进行指导,通过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在立案前将问题“弄懂说透”;筹备上线全市首套“法官视频连线”系统,路途远、时间不方便的群众可通过系统预约收看法官网上讲解,利用“e+”智慧法庭开设“民法典我知道”等法治讲座20期,初步实现在线法律咨询便捷化。三是社会选聘。结合妇女主任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选拔能力素质高、调处能力强的妇女主任6名,组建梨乡“姑嫂”调解队伍,邀请莱阳市暖心心理机构专业老师每周二坐班,培养妇女主任心理辅导能力,有效避免小矛盾转化为大事件。选聘村庄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打造“五老”茶馆,为群众提供谈心、说理场所,让基层矛盾化解更有温度。通过多元力量参与,让矛盾纠纷能在此找到“最优解”。

  三、全流程精准施策,推行矛盾纠纷分级诊疗“新模式”。一是优化前端矛盾分流处置。参照综合医院导诊分流模式,将各类矛盾精准分流到各职能工作室,让群众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保障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就地化解;建立矛盾调解法治思维,调解成功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不成功的转入法院诉讼程序,分流矛盾120余件,矛盾处置效率显著提高。二是信访中端定期分析研判。设置百姓议事厅,推动群众议事机制有效运行,探索建立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每周议事会”工作机制,每周三、周五召开村民议事会或信访听证会,集中调处近期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事项,通过“每周议事会”解决矛盾10余件,真正实现“真心”解民忧、办实事。三是实行信访矛盾末端分类化解。根据信访矛盾的诉求、类型、难易程度,将矛盾纠纷划分为A、B、C、D四种类型,推进法院——诉前调解、公安——警民联调、司法——人民调解分类化解,及时对信访案件进行甄别、出具报告,保障信访案件快速处置,基层矛盾就地化解。中心运行以来,全镇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41.8%,调解成功率达98%,基本实现解决矛盾纠纷“少跑腿”、服务群众“一站式”的目标。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