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曾经,他们身披“橄榄绿”,保家卫国,守护平安;如今,他们换上“检察蓝”,捍卫公平,守护正义。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岁月流转,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份深植于心的“军魂”与“检魂”。“八一”来临之际,烟台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八一”特辑·榜样力量】专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开发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一级科员王晓波。
王晓波,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80年8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11月转业安置至烟台开发区检察院,现任第三检察部科员。从军20年,曾获各级奖励 13 次,于2004年5月被武警山东省边防总队荣记二等功;转业后,2018至2020连续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且2018、2019连续两年获工委管委嘉奖。
该同志坚持“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传统,秉承党员先锋本色,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树立了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新时期检察干警光辉形象。
20年军营磨炼
锻造军人敢打敢拼优良品质
1998年12月,王晓波由山东海阳应征入伍,成为了武警山东边防总队的一名战士。20年的军营生活,该同志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边防派出所一名政治立场坚定的正营职办案骨干。
王晓波同志安心在部队服役,训练中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军事水平。工作中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职,其过硬的军事素质、优良的工作作风,多次得到部队首长肯定。在2003年10月滨州市无棣县发生一场特大风暴潮,整个辖区成为一片汪洋,辖区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该同志和战友们一起将1300名群众安全转移后,发现尚有7条渔船13名渔民出海未归。王晓波同志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战友和经验丰富的老船长顶着巨浪出海搜救,成功将所有渔船、渔民安全带回渔港。
转业不转作风
努力扛起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2017年底,王晓波转业到开发区检察院工作,部队特殊的经历和环境培养了他严守纪律、服从组织、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锻造了他不怕吃苦、不怕累、甘于奉献、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迅速完成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检察人员的转变。
在侦查监督处工作期间, 王晓波同志作为一名正营职转业干部,迅速转换角色,虽然没有经过业务培训,一切从零开始,但他不等不靠,凭着军人那种拼劲和韧劲,硬是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弄懂刑事侦查监督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提高办案能力。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工作中他虚心向处室有工作经验的同事学习,并找来了各种业务书籍、案卷资料阅读学习,很快就从一名“门外汉”成为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办结了28起案件,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作为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络员,该同志积极作为,及时汇总各类情况和数据,准确上报,三年来共计上报各类报告报表上千份无一错误,尤其是在接受中央督导组检查中,所整理的台账受到了中央督导组领导的好评。
牢记为民情怀
热忱为民排忧解难
“革命工作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王晓波一直践行的工作态度和组织纪律。2018年10月份,王晓波调入控申处工作。
控告申诉工作中,王晓波同志深知控告申诉工作是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窗口,工作繁琐,责任重大。“把上访群众当亲人,用百姓语言讲法理”,这是王晓波化解矛盾的秘诀。一句问候致礼、一杯热茶近情。无论来访群众多么激愤、言语多么过火,王晓波从来不急不恼,以“贴近群众、以诚待人”为服务理念,融“法、理、情”为一体,细心、热心的做好接访工作,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的,及时导入法律程序;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为上访人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化解信访群众的心结,在平凡中伸张正义,在琐碎中树立良善,赢得了来访群众的信任。近年来,该同志先后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70余件,无一发生越级上访,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
王晓波感言:部队特殊的经历和环境培养了我服从组织、严守纪律、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锻造了我不怕苦、不怕累、雷厉风行、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这帮助我在2017年底转业到检察院后,顺利实现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检察干警的跨越。
最初在侦查监督处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我虚心向同事学习,并找来了各种业务书籍、案卷资料阅读自学,很快就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了刑事侦查监督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2018年10月份,根据工作需要,我从侦监处调入到控申处。我深知控申工作是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窗口,责任重大。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把群众当亲人,用百姓语言讲法析理”,细心、热心做好接访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决不给部队丢脸,决不丢咱当兵的人,勇于担当,再立新功,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向党和人民报告。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