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贵的抗战早期老照片

烟海e家 2024-06-26 10:31

  2021年7月3日,我在北京与山东(胶东)老革命同志的子女们聚会。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创者之一、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之子黎小弟,提供给我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照片。

  这张照片,最早提供者是曹漫之(1938年8月任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兼黄县县长)之女曹海英,并注释:这张照片是1939年2月或3月在莱西张格庄拍摄的三对新人的结婚照,这三对新婚夫妇分别是:高锦纯(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司令员)和于英(胶东妇联筹委会秘书长)结婚;曹漫之和蔡坚强结婚;孙端夫(蓬莱县县长)和李今辉结婚。同时,这张照片也是为郑耀南(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张加洛(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胶东抗日联军前敌指挥部政委)等人到延安学习的送行合影。

  高锦纯之子高治华说:“照片是曹漫之的女儿曹海英用电子邮件传给我的,让我辨认照片里的人,我一眼就认出了我的父亲高锦纯和母亲于英。”

  曹海英告诉我:“这是当时三对新人的结婚照,太珍贵了,我父母的结婚纪念照能保留下来真是难得啊!”

  之后,我陆续辨认出了照片里的革命前辈们。

  前排左起:李今辉、孙端夫、刘中华、宋竹庭、曹漫之、蔡坚强、于英、高锦纯、贺致平、宋澄、郑耀南、王文、林一山。后排左起:李佐长、(不详)、马少波、罗竹风、蔡雍泉、高锦纯的警卫员、柳运光、赵锡纯、(不详)、李耀文、张加洛、发报员黄志才、于烺、于己午、(不详)、(不详)、(不详)、(不详)。

  高锦纯、王文,1938年春受党中央的委派来到胶东。王文继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6月至9月,高锦纯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指挥。

  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组建于1938年9月,由胶东特委暨第三军(全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与掖县三支队(全称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合编组成,高锦纯任司令员、宋澄任政委、赵锡纯任参谋长、宋竹庭任政治部主任。

  第五支队初建时辖三个团,其中第六十二团由掖县三支队编成,郑耀南任团长、李耀文任政委、张加洛任政治处主任。1938年11月,第五支队五个团编为三个旅,第六十二团编为第二十一旅,旅长郑耀南、政委李耀文、政治部主任张加洛。

  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正是抗战初期,第五支队组建之初,人枪五六千,当时还成立了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据说当时高锦纯司令感慨地说“人财两旺”,王文书记曾经鼓舞大家说:“(抗日力量)我们是‘老五’,还有‘老二’、‘老三’……”照片上的三对新人,是在短暂的战事间隙完成了婚姻大事。当时,第五支队中的女兵不少,原掖县三支队的宣传队、妇救会,有女队员十二三人。1938年5月,胶东特委暨第三军移驻黄县,不少当地优秀女青年参军。1939年3月,原掖县三支队领导人郑耀南、张加洛等人调离部队,赴山东分局汇报工作,后被送往延安学习。当时随行的有八九位女同志,他们共携带五六十万法币,送往山东分局。

  照片中的原掖县三支队领导人郑耀南、张加洛及李佐长、罗竹风、马少波等人,还有1938年8月继任掖县县长于烺,他们在抗战早期的影像非常罕见,摄于1939年的这张照片可谓特别珍贵!(张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