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阜山镇迟家村坐落于大沽河的西岸,城子水库西岸中游,村庄占地103亩,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底山丘陵地貌,周围有九顶桃花山、大埠顶和鸳鸯埠顶,三面被城子水库拥抱着,只有西北方与大埠顶一脉相连,形成一个半岛小山村。
近年来,该村通过精准对标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都山村党支部,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立足自身红色资源优势,突出本村“红色传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起了“党建综合体促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建设红色阵地,走好革命之路
2023年下半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由市财金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累计投资6.5万元,在村高标准建设了“迟家村红色基因特色主题展览室”。为更好传承迟家村红色基因,有效增加实物载体,村内老党员将个人多年珍藏的近千件红色革命书籍和剪报等无偿捐献给村里,供广大村民学习推广。村委在展馆旁增设一处“迟家村红色革命书籍展览室”,将捐赠书籍全部妥善安置,并指定专人负责,供村民免费阅读。
为深耕细挖,厚植“红色”文化,阜山镇党委深入提炼迟家村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基因,在红色展览馆内设置抗日战争期间迟家村的八路军兵工厂、抗战时期迟家村的热血青年们以及优秀典型个人经历的三大版块作为阜山镇党员学习教育点,并同步上线微党课。
以产业促发展,走好产业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迟家村积极响应镇政府“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两委”成员多次外出考察项目、召开两委会议,从养鸡、养猪、养羊、养鱼,到种植优质红富士,讨论村内产业发展方向。最终,通过深入交流学习、展望市场预期、试点建设,同时考虑村内丘陵地貌和村内劳动力年龄大、现代化水平技术低等限制因素,确定优质红富士苹果种植与生猪养殖两条主线。截至目前,村内养殖场约30家,经济作物种植户约160人,种植面积达到970多亩。年产出优质烟台红富士苹果280万斤,生猪3700多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继续在销售路径、土地流转、现代化农业上下功夫,探索出了迟家村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产业发展不能脱离生态保护,迟家村坚持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村庄建设同步规划,统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苹果种植由村集体统一技术、统一化肥,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在养殖业中,由村集体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既节约饲养成本,又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养殖污染排放。同时发展猪粪发酵有机肥,实现资源再利用,农牧循环发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迟家村将继续以生态产业为引领,走好产业振兴路。
换新农村气象,走好乡村文明之路
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迟家村“两委”班子成员制定了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坚持“人人动手、包区划片、网格化治理”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村民主动对自家及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清洁专职人员负责村内沿街环境、公共区域和垃圾点卫生;村“两委”成员、网格员每周定期排查环境卫生情况,排查整治垃圾清运不及时、乱堆乱放等问题,切实提升了乡风文明“外在美”。
另外,迟家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做到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汇聚合力共管共治。一方面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民自治能力。通过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集中讨论村内突出治理问题,加强党员群众参加乡村建设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建设村级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关爱儿童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引导村民抵制封建迷信,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让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的迟家村,生态宜居环境美、业兴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