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姜疃镇持续擦亮风景如画的“河”山底色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梨乡莱阳 2024-05-27 09:27

  近年来,莱阳姜疃镇坚决扛起全市乡村振兴“一极引领”重大政治责任,以“六He”乡村振兴区域品牌为引领,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标提质,全镇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烟台市美丽乡村一类村庄12个,濯村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入选首批“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姜疃镇获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

  一、聚焦“三项重点”,筑牢“镇村一线”管护基础。坚持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一体推进村庄垃圾清理、户厕改造、河道管护等工作。一是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高标推进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大力提升乡村振兴推进区内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重点聚焦“4+2+N”专项整治、“莱高路和大郭线”两条主干道专项整治,统筹垃圾分类、河道管护、违建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带动周边村庄村容村貌整体跃升。今年以来,累计清理道路沿线乱堆乱放等问题1200余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整体情况显著改善。二是畅通污水处置“微循环”。针对姜疃沿河居住特征,按照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一批”、分散农户生态化治理“覆盖一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消纳一批”的目标,重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以及重要河道流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乡村旅游公厕建设和农村公厕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改造8000余户,近三年新建公厕22座;狠抓污水治理,科学编制村庄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布局污水处理管网设施提高服污水处理效率,今年以来院上、上夼等8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三是找准河道管护“发力点”。扎实推进全域治水工作,构建政府主导、村级实施、村民参与的村级河道管理体系,坚持“谁参与谁受益”原则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全面优化各级河道环境。截至目前,完成玉带河、丰台河河道治理3.1公里,新建河道护砌6.2公里,建成濯村瑞昇、上夼共富、北宋格庄连心、泊庄迎恩大桥4座,五龙河湿地公园董格庄至凤头段投入使用。

  二、抓实“三项机制”,构建“最后一米”治理体系。坚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新“积分制”、“村庄清洁日”、“庭院评比”工作机制。一是“积分制”兑出积极性。探索在人居环境重点村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要求村集体根据积分内容每月对辖区内居民进行精准赋分,定期开展积分公示和积分兑换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去年以来,通过积分制管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70余人次,群众自发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问题100余个。二是“清洁日”扫出好环境。将每月17日确定为“村庄清洁日”,通过开展“村庄清洁日”集中整治活动聚力解决乱堆乱放、河坡违章搭建、废弃棚舍等问题,引导群众擦亮“姜疃一起美”人居示范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村庄清洁日”集中整治活动10余场,清理各类垃圾点850余处。三是“庭院美”评出新气象。镇村两级联动开展“自己的庭院自己整”活动,将“美丽庭院”争创行动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体部署、一同推进,持续开展以“人美、院美、室美、厕美、村美”为主题的“美丽庭院”创建评选工作。截至目前,共引导4286户创建美丽庭院,累计评出297户“美丽庭院”示范户。

  三、用足“三种力量”,形成“上下一体”工作格局。坚持常态长效、共建共享,动员各方力量,建立相关制度,以规范化、持续化的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整治推动乡村换新颜。一是突出专班执行力。充分发挥农村人居环境联席办牵头抓总作用,用活用好“两代表一委员”协商监督机制,抽调各职能部门精干力量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专班有机整合,形成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每日分析调度、每月盘点总结的新常态。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专题复盘会议20余次,形成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齐抓共管、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制度约束力。健全完善“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建立长效管护队伍600余人,划分包干区域150余个,建立“群众监督投诉-网格员协调推动-管护员现场处置-监管员监督检查-群众、群众满意评价”的问题事件处置闭环工作体系,发现人居环境问题及时整改。截至目前,累计受理人居环境问题300余件,整改完成率99.8%、好评率99.5%。三是突出考核驱动力。坚持“每周一抽查、每月全覆盖”常态化工作督查,创新第三方督查、纪检参查、村庄互查、无人机抓拍、“随手拍”、“红黑榜”等督查方式,落实智信平台“一天一公开”制度,将全部督查结果与月度得分、管护经费挂钩,有力调动各村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智信平台考核连续三个月列全市第一,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