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 匠心传承:00后玉雕师在一雕一琢间深耕传统技艺

芝罘湾畔 2024-04-07 09:09

  是手艺人

  更是守艺人

  精心设计,仔细琢磨

  将朴拙的原石变成精美玉器

  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生

  玉雕顾名思义是玉石经过雕琢而成的工艺品,它是我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雕的制作对技艺要求很高,需要玉雕师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制作而成。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朴拙的原石变成一方精美的玉器,自然离不开玉雕师鬼斧神工的技艺。

  00后玉雕师,已从事玉雕7年

  在东方文化市场花都巷东首一家小店里,藏着一位“宝藏男孩”,他叫李龙飞,是个00后玉雕师。除了对玉雕充满了热爱,他也很擅长唱歌、画画、陶瓷……初见他时,他正在俯身在小小的“工作台”前,歪着头,耳朵里塞着耳机,嘈杂嗡嗡响的打磨声中,他却十分专注,眼睛死死盯着手指尖上捏着的小小把件。机器上密密麻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刀头,可以说这些都是李龙飞的“宝贝”,他熟练地拿起扳手把一个刀头取下换上另一个,小心翼翼地根据画的线稿对玉石不同部位进行雕刻。桌面上还放着一个小碗也可以说是笔筒,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笔,铅笔、记号笔,红色、黑色……

  “家里从事玉石雕刻其实已经有二十来年了,也可以说是从小是在家里的玉雕厂长大的,看得多了,从小就对玉雕很感兴趣,觉得玉雕师傅们很厉害。以前小,家里不让直接上手,这个东西毕竟有危险性,现在也时常会出现手受伤的情况。但很小就有在学美术,上各种画画班,国画、素描等等,也算是培养了自己的绘画基础。正式学习玉雕是初中升高中的那一年,到现在也有个七八年了。”李龙飞介绍道。当被问到,就这样在机器面前一坐一天,是否会感觉些许枯燥,他第一时间坚定地说:“其实不枯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实际上还挺好的,很有意思。”

  刀头不断喷出的水柱,将他的手指泡得又白又粗,白色的粉末溅在他眼镜玻璃上,一层细小的颗粒。深蓝色的围裙已磨出了毛边,白色套袖,笑起来羞涩又腼腆。由于切割、打磨等多个环节都会有白色粉末对眼镜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李龙飞介绍他的每副眼镜几乎寿命也就在一年左右,“这是我自己最近新研究的一个护目镜,正好能卡在我的近视镜上,特别合适。”他拿出他的“法宝”向记者展示着。满手随处可见小伤口,彰显着他对玉雕的热爱,也是他努力过的痕迹。

  耗时4年,打造精美作品

  记者了解到,李龙飞大学读的是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他说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也是为了更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也能够跟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一些技法进行结合。在家做玉雕,在学校做陶瓷,不难看出对于这些传统的东西,他充满了热爱。谈起玉雕,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老成。“我们都知道因材施教,对于玉雕来说也可以说是因材施工,我们做玉雕就是为了把一块玉瑕疵的部分都去掉、处理掉,把优美、漂亮部分展现出来,进行自己的设计,把它设计成一个更漂亮的东西,这是我认为玉雕的意义,所以说很少有我们不去雕的料。”李龙飞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玉美于璞,巧于雕琢。心中有形,眼中有美。与其说艺术源于生活,不如说艺术源于人对生活的感悟与体会,所以才有高于生活一说。每件艺术品的创作都凝聚着作者的思想、经历与对生活的感触。提起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李龙飞拿出了他珍藏的“宝贝”向记者展示着,“这件作品花费的工时加起来差不多得有个四年的时间,取名为《貌美如花》,可以看到上面是有一些百合花、草帽、小鸟等,都是一些寓意美好的东西,玉雕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雕必吉祥,当时做这件作品也没有考虑时间成本、金钱价值,花费了很多心思,一心就想做出一件精美的作品。前不久去参赛,也是一件获奖作品。”李龙飞介绍道,讲起这些年的玉雕经历,他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传承技艺,发扬传统文化

  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与历史、文化、政治、艺术等有着密切联系,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生生代代的观念习俗。玉雕是一门老而弥新的艺术,它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创作的工艺,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想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还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技术,会继续潜心去钻研这项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技艺,创作更多好的作品,让玉雕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李龙飞说道。

  对于手艺人来说,手艺不仅是谋生工具,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种信仰一种责任。采访最后,李龙飞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台”上,就像刚见面时,低着头,聚精会神,手中的刻刀的干脆、利落地一刀一刀推进着……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