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泥塑京剧脸谱绘出人生百态

芝罘湾畔 2024-04-01 10:44

  一块泥土

  在不断摔打、糅合中

  惟妙惟肖的泥塑脸谱便映入眼帘

  不同的颜色和符号

  赋予人物不同的文化意义

  活灵活现

  一起来看千锤百炼的文化之美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一曲《说唱脸谱》铿锵有力、婉转回肠,唱出了千变万化的京剧人物形象,然而脸谱虽然家喻户晓,但是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却鲜为人知,近日,记者采访到京剧泥塑精微彩绘脸谱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玉山,探寻京剧脸谱艺术的独特之美。

  京剧码头!

  璀璨夺目的色彩之美

  1790年,在距离烟台700多公里的北京,一群安徽籍艺人弦歌高唱、抖扇舞衫,引得在场观众左顾右盼,目不暇接,这是三庆徽班入京时的场景,经过不断融合发展,最终让京剧使之成为一种流行全国各地,影响最大的剧种,1852年,烟台人王鸿奎创办京剧戏班,使烟台成为国内京剧传入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自此,京剧的“火种”播撒在烟台,并把胶东大地变成一片京剧热土,逐渐发展成为人们口中的“京剧码头”。

  走进烟台所城里京剧脸谱非遗工坊,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泥塑脸谱映入眼帘,作为京剧艺术中最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脸谱更是有一定的讲究。“京剧脸谱有一个要求就是要靠谱不能离‘谱’,在绘画的时候要严格根据谱式来进行,宁可穿破不能穿错。”陈玉山介绍。

  “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赋予了脸谱人物的不同文化意义。”陈玉山介绍,脸谱的呈现是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表现着人物的性格、气质、情绪和心理,脸谱的准确性更是演员与观众达成共识的基础。如包公的脸最明显的特征是黑色,同时额头上还要有月牙,代表着‘日断阳、夜断阴’,包公的廉洁公正、立朝刚毅、铁面无私的性格特征也由此表达出来。

  独具匠心!

  千锤百炼的文化之美

  一块泥土,在陈玉山手中不断摔打、糅合,擀薄后放入模具按压紧实,再细心将泥土修理齐整,用泥土“粘”出一条条缝隙,脸谱的轮廓随即展现出来,接下来就是风干、晾晒。“这些泥摔打糅合之后,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黄泥不同,黄泥十分容易出现龟裂的现象,你们看看这块泥土光滑明亮、长久不裂,这都十分考验我们对于泥土的把握。”陈玉山拿起刚刚制作好的泥塑京剧脸谱向记者说道。

  在陈玉山的非遗工坊,除了各式各样的脸谱,还有装饰脸谱用的盔头。盔头是京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但对于泥塑京剧脸谱来说,盔头小而精美,可大体分为盔、巾、帽、冠四种,利用纸板粘合修剪,再用彩缨、明珠、绣球等进行装饰,凸显出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等,也让泥塑京剧脸谱更加细腻、斑斓。

  回归生活!

  跨越百年的非遗之美

  “传统艺术需要被年轻人所接受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泥塑京剧脸谱传承下去。”在陈玉山看来,京剧泥塑脸谱不只是需要保护好,而是让更多人了解并发扬这项传统技艺。在陈玉山的非遗工坊,一把京剧扇子、一件件百年瓦当吸引着年轻人的兴趣,并亲手体验泥塑京剧脸谱的传统制作过程,让传统技艺回归到生活。

  1998年,陈玉山随京剧脸谱大师关志忠学习后,并将自己的绘画功底与脸谱创新融合,并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以芝罘岛的黄黏土为原料,搭配纯手工制作的服饰、盔头、髯口等细节,泥塑京剧脸谱变得更有具有精气神和艺术美感,其创作的作品也被业内称为“陈氏脸谱”。同年,陈玉山还创办了“梨粹坊”,将教学、研究和生产融为一体,通过“讲解+体验”的形式,让青少年群体深入了解泥塑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