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的手工技艺
寓意“甜甜蜜蜜”
小时候手里拿一支糖人
能吃个大半天
记者实地探访非遗
吹糖人
↓↓↓
“吹糖人”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之一,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手艺行当,很多人难忘的童年记忆中有它的一席之位。今年春节期间所城里就有这样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小摊位不仅勾起了许多“大朋友”的回忆,也再一次吸引了很多“小朋友”。
一团糖、一个造型、一段童年记忆
“过年那几天,真的是天天从早忙到晚,早上八九点出摊,一直到晚上九十点,好多小朋友都排队等待,想体验一下吹糖人。”非遗传承人张广周介绍道,忙归忙累归累,看到这项非遗文化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他倍感欣慰。
这天,他又在所城里支起了小摊,一个不咋大的桌上摆放着一口小锅,旁边放着一些竹签以及一支小毛笔,目之所及就是张广周全部的工具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那双巧手。桌上还有一个小转盘,上面插着一些已经吹好的形象,大公鸡、小马、牛、天鹅……走过、路过的小朋友们纷纷被吸引住了,“妈妈,吹糖人是什么啊,我想吹。”“我小时候就吹过这个,没想到现在还有啊”“宝贝,你要不要体验一下吹糖人啊”……或驻足观看或自己体验或陷入美好的回忆,不一会张广周的小摊又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只见张广周用手从热热的糖锅中揪出一团糖,用手揉捏成团,在糖团中压出一个深坑,抓住两头,快速拉出一根细管递给小朋友吹。用手轻托着糖人儿,一边引导小朋友匀速吹气,一边手指快速飞舞,揉捏出造型,不出2分钟,一个栩栩如生的“龙造型”糖人儿就吹成了。
眼疾手快心神才能传神
吹糖人其实吹出的“人”极少,大部分为各种动物。吹糖人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儿童,动物形状更惹他们喜爱。吹糖人看似简单随意,实则不然,艺人们往往需要练习多年才能拥有娴熟的手法,也只有这样才算出师。
那究竟怎样才算出师了呢?小团糖怎么就扯出来一根能吹气的管?“我这手艺也算是祖传吧,家里老人有会这个的,我就学会了,前前后后这也干了能有三十多年了。吹糖人技术性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熬糖技术,这个糖的温度也比较高,揪糖的过程中也时常会发生被烫着的情况,再就是有的人光是练这个拉管,都要练好几个月。”张广周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捏”也是一项技术,需要不断反复练习,研究小动物的形态,才能捏出来不仅仅是像,还要传神。吹糖人整个过程都要求眼嘴手并用,通过仔细观察糖块的状态,脑子快速反应哪边该用气哪边该拉,眼看手拉嘴吹这几个动作密切配合,由于糖稀的特性不适宜长久塑造,一旦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糖稀由于温度变低出现硬化,作品便无法完成。
传承下去才能推广给更多人
吹糖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够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高度概括地塑造出人或动、植物的立体形象,糖人的制作过程与中国写意画一样追求着“韵味”,因而多数动植物造型夸张随意,但胜在个个惟妙惟肖、活泼淳朴,且蕴含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
吹糖人讲究造型和韵律,因此除了要求糖塑艺人有手上功夫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灵气,这取决于他们平时的观察和长期的积累与琢磨。所塑造的形象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都要形神皆备,因为糖塑一旦成型,就会很快凝固,无法修改,所以艺人要胸有成竹,方能巧夺天工。
走南闯北,张广周去过好多地方,一心想着把这项非遗传承下去,推广给更多人。他说:“现在小朋友互动吹糖人,这种方式,不仅更加干净卫生,也深受小朋友们和家长的欢迎,亲自体验印象也能更加深刻些,吸引了小朋友兴趣,他们才会想要去了解、学习。”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