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网格员当起“食安哨兵”!福山构建食品安全链条“精治”管控网

烟海e家 2024-02-23 14:25

网格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现零距离监控、全天候监督。

  环环相扣,“精治”管理。福山区为落实落细食品安全 “两个包保”责任工作,全面构建食品安全网格化体制,充分发挥网格员食品安全政策宣传、隐患排查、信息上报、协助执法等作用,与包保干部、企业无缝对接,线下当上食安哨兵,线上实时巡查反馈,构建起横向协调、上下畅通、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

  近年来,福山区食品安全工作取得良好成绩: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位列A级,山东省食品安全区创建始终走在全省前列。记者日前探访“精治”管控背后的福山经验范本。

抓合力

“全链条”责任体系构建到位

  福山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主体3户、B级41户、C级127户、D级4837户,分别由市、区、乡、村四级干部包保。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包保到位。

  为消除“两个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空档和监管死角,福山区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双挂帅”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方案,在全区10个镇街园区进行网格划分,建立356个食品安全工作站,聘用972名网格员做好食安哨兵,实现“网格匹配”,明确了网格主体责任、架构和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包保干部+网格员+智慧监管”的监管模式。

  “麻烦看一下,你们的许可证到没到期?店里现在有几个人?健康证都有吗……”在福山区清洋街道奇泉社区一家超市里,社区网格员栾少瑜正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仔细巡查。栾少瑜说,她所在的奇泉社区共有12个网格,作为一名网格员,她每个月都得巡查70多家店,每天用脚步丈量社区的“边边角角”。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发生。全区972名网格员尽职尽责,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现零距离监控、全天候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完毕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包保干部和市场监管部门,包保干部、执法人员、网格员协同作战,协同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实现了上下联动、信息互通,打通了属地管理、执法监管、企业主体“三责”链接的节点。

  2023年,网格员协助包保干部、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整改问题21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26条。

抓“智管”

“全过程”监督管理落实到位

  三无散装食品从发现到下架仅用了1个小时;一饭店发现店员没有健康证,整改落实到位仅用了一天……

  面对点多、面广、线长、缺人等现实问题,福山区着力搭建包含食安网格的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平台,平台集合地图监察、地图插标、GPS定点定位、监管数据汇总分析等功能,加快推进可视化管理和监测数据共享,可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和全民共治共享。

  依托食安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专属手机APP,包保干部可通过远程视频实时监管、智慧抓拍、物联网监测、台账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实时查看网格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对于972名网格员上报摸排、检查信息和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情况,实时进行督促和提出意见建议。

  此外,普通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实现食品生产过程可视、在线投诉举报,足不出户观看学校及幼儿园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监控情况,实现了食品安全工作“上云”“进平台”,做到了信息化、智慧化监管。2023年,通过云平台实时处理问题71个,提升了“两个责任”的落实效能。

抓重点

“全流程”操作规范指导到位

  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具体怎么管?为了促进“两个包保”落实落细,福山区统一制发《食品安全检查表》,将安全监管工作具体化、表格化。工作中,包保干部按照《任务清单》对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网格员,网格员再根据反馈的问题清单和检查表,常态化推动企业整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此外,福山区建立网格员培训宣传、应急处置、日常巡查等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2023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50余次、受训6000余人次。同时,将食品安全巡查到位率、问题发现率、事件处置率等工作情况纳入网格员考核评价内容,强化对网格员的日常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以体制、机制、考核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福山区将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工作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以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为措施,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底线思维,以网格化管理推动“两个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做实做细,全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邹春霞 张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