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人走亲戚吃饭的讲究,记好了别出错啊

烟海e家 2024-02-21 23:28

  烟台人过年,从正月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川流不息的人群奔走在通衢阡陌、大街小巷。地域风俗不同,走亲戚的顺序不尽相同,大体顺序是外甥拜姥姥家、闺女携女婿走妈家,然后是到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回拜,如此一直能延续到正月十六。

  走亲戚少不了吃客饭,这是过年期间亲戚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吃客饭表达彼此关心和尊重,让亲戚更加亲近和增进了解,既体现了传统,又烘托了节日气氛。过年期间,几乎家家都要准备美酒佳肴待客,家庭主妇或男主人将自己的拿手好菜奉献出来,与亲朋好友同庆同乐。谁家过年来的亲戚多,被认为是日子过得红火。

资料图

  在本地走亲访友,多是当日去当日还,主家待客以晌(午)饭为主。晌饭过后至下半晌多时,客人动身告辞,富足好客的主家必再备一餐,餐后才送行,名为“二道饭”。也有客人一进门,主人就张罗吃喝的,就有了“三道饭”。通常客人进门,先招待一碗荷包鸡蛋,不算一餐,名为“烧水喝”。

  走亲戚吃客饭不同于一般的酒局和应酬,其中有许多讲究。记得小时候走亲戚,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论到谁家都不要失礼、失言、失态,否则,被亲戚挑了礼,会被人笑话,甚至因此断了亲的人家都有。

  座次有讲究:吃客饭首先要注意不可乱坐。就座次来讲,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按传统习惯,主客应坐在主人的上首。过去一般家宴多设在炕上,用炕桌(亦称小桌),桌上置案盘。向外方位之左为首席,右次之,余依次递推,末席坐在炕桌头,陪客一般站在地上张罗。

  比较讲究的人家来了客,在“客屋家”即客厅、堂屋坐席。在客屋家里,一般有八仙桌,多数只坐六个人,靠近门的一面不坐人,这一面挂桌帏。冲着门的为上座。若门朝南开,则东面为大客,西面为主人,这二位是冲着门坐的,大客刚好在主人的左手一侧。这两人占了八仙桌的一个边,除掉靠门的一个边,还剩下左右两边,能坐四个人。主人左手这边侧面靠里坐着二客,靠外坐着四客,主人右手靠里坐着三客,靠外坐着五客或者副陪。但现代人有的不一定严格按上述座次安排,只要把主客、年长者让于上座就行了,其他人则随意坐。

  菜肴精心做:主人待客的饭菜,必定是自己的拿手菜,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时令蔬菜和海鲜、肉类。有的人家厨艺不佳,还要请厨师登门操刀或到酒店订餐。普通为六盘炒菜、四碟冷菜;丰盛则八盘八碟。亲戚人数多的宴席则在客屋用八仙桌,一般根据菜品多少设四一六席、四二八席,也有设四四八席的。上菜的顺序、放置的位置,亦各有规矩。菜肴可称“个”,可称“盘”,也称“些”。席间重鱼,上鱼有定序,一般八个盘之席,第“末”为鱼,“十六盘”之席,第八盘为鱼。上鱼之前斟满酒,食鱼必干杯,过此则可随便。还有“客不翻鱼”的习俗。客人在品尝主人的拿手好菜、一饱口福的同时,应对主人的盛情款待和精湛厨艺适时恰当地给予赞赏,以表谢意。

  上菜讲次序:客人入座后,主人往往会邀请客人点菜,以表尊重和了解忌口情况。如果你是客人,不要在点菜时过于主动,在主人盛情难却时,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是大家喜欢的家常菜品,并征询一下桌上其他人的意见,再请主人确定。上菜一般从餐桌的左首上右首下,上菜顺序一般为:冷盘-主菜-热菜-甜菜-点心-汤-主食-水果。作为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筷子开吃,而应等待主人举筷子示意后再开始,俗话说:“主不动,客不食。”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要自行离席。

  喝酒须适量:吃客饭少不了喝酒,喝酒的讲究特别多。主人敬酒时要起立回敬,待长辈相互敬完后,才轮到晚辈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敬酒一般按顺时针依次进行,不能厚此薄彼。敬酒要有说词,符合时节和被敬人的身份。敬酒要自己先喝,“先喝为敬,后饮为尊”。不可勉强劝酒,以免彼此席上失态,失态即为失礼,是吃客饭的大忌。

  走亲戚吃客饭结束后,一般不要继续在亲戚家停留时间过长,有“客不走,主不安”一说。当主人送到门口将分手时,客人应主动与主人握手道别,感谢盛情款待,并说“请回”“留步”“再见”之类的客套话。

  古人说:“不知礼,无以立。”过年走亲戚懂得和掌握吃客饭的礼仪,对每一个人来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代表着家庭教养、个人素质和文明程度,绝非仅仅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燕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