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 | 海阳大秧歌贺年会上那些精彩瞬间!

海阳发布 2024-02-18 09:24

  “咚咚锵,咚咚锵”农历大年初七,2024年大秧歌贺年会如期而至。随着激情的锣鼓声,新元广场上14支秧歌队先后登台,舞姿矫健,气势磅礴。

  “领头的是乐大夫,手持拂尘和令旗,为秧歌队伍‘打头阵’;后面是腰鼓,马步稳,弓步快,击鼓劲……”市民范绍宁和儿子范龙睿席地而坐,俩人一边欣赏精彩的表演,一边琢磨队伍中的人物角色。

  在海阳,观看大秧歌是市民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秧歌队伍所到之处必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海阳人对大秧歌的热爱,正是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生根发芽。

  今年9岁的范龙睿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小“秧歌迷”,“我现在正跟着非遗传承人鞠进东老师学习大秧歌,我演的角色是‘乐大夫’,学了有2年时间,希望有一天也能上台表演。”范龙睿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海阳大秧歌,每年大秧歌贺年会这天爸爸都会带他来新元广场,现场“学艺”。

  “作为海阳人,优秀的大秧歌传统文化是一定要了解的,并且要传承下去。希望能在青少年时期给孩子以启蒙,培养对传统文化、非遗的热爱。”在范绍宁看来,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保护好文化遗产、讲好家乡故事是每一代人都肩负的使命。

  除了围观群众,大秧歌队伍中也不乏萌娃的身影。他们手持令旗,踏着锣鼓点,迈着稚嫩轻盈的步伐,走在队伍前方开路,舞动起来有板有眼,动作行云流水,成为全场的焦点。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让600岁的海阳大秧歌展露出年轻的活力。

  “新春佳节第七天,各队秧歌来汇演,俺跟大伙儿拜个年,再问老少爷们您可安。”锣鼓声毕,海阳众艺秧歌队乐大夫响亮的唱腔在广场上回荡。老少皆喜的表演和唱腔,让2024年海阳大秧歌贺年会的在场观众尽情享受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如今,唱腔已经鲜少出现在大秧歌表演中。但在早期,唱腔和伴奏是一场海阳大秧歌必不可少的“bgm”。

  海阳大秧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初期,在近600年的表演实践中,秧歌艺人广采外来艺术精华,丰富自身表演形式。几经演变,确定了伴奏以打击乐为主,突出表演律动特点,唱腔主要有《跑四川调》《大夫调》《货郎调》《花鼓调》以及各类民间小调。

  唱腔开场词由乐大夫即兴演唱,比如在正月里会唱“正月里来是新年,俺跟大伙儿来拜年”,在喜庆节日演唱“祝愿东道村会首及百姓老少安好,福康太平,年年丰收,岁岁有余”……唱词通俗易懂,亲切朴实,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虽然有些唱词不规范,但观众并不挑剔。

  除了“唱腔”,众艺秧歌队还另有特色,“我们的花鼓队是双穗双棒花鼓,不同于其他队伍的手把鼓,我们是绑在腰上,并在传统基础上添加了窜花、挽花、鹞子翻身等动作,保留并发扬了原生态的凤城文秧歌特征。”众艺秧歌队队长王洪升介绍。

  非遗已千年,秧歌正青春。“让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王洪升很有信心。

  在2024年海阳大秧歌贺年会现场,威海市民、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刘刚全程蹲坐在地上,目光紧随秧歌队伍,不时举起相机定格精彩。

  “海阳大秧歌看起来很有历史,清朝就有了吗?”刘刚问向一旁。

  “海阳大秧歌起源于明朝,一位乐舞生在大嵩卫城里扮演秧歌,是海阳大秧歌的最初形态。历经数百年发展,现在遍布海阳各镇村,十分兴盛。主要角色有乐大夫、花鼓、小嫚、货郎与翠花、箍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等。”旁边坐着的是位海阳大秧歌“发烧友”,他信手拈来的介绍,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对大秧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海阳大秧歌热闹的表演氛围和浓厚的人文底蕴,让众多摄影“大咖”不舍瞬间,相机快门声不绝于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看得过瘾,拍得也上瘾!”对于刘刚来说,2024年海阳大秧歌贺年会的拍摄让他多年以来的梦想终得圆满:“很早以前就听说海阳大秧歌非常有特色,能出好片子,今天终于在现场拍到了!”

  “听说正月十三海阳有祭海习俗,还有大秧歌表演。那天我一定再来海阳!”刘刚告诉记者,秧歌贺年会当天威海摄协来了两辆大巴,有百余位摄影爱好者及游客来到了海阳,“震撼!这趟实在是不虚此行。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加强海阳和威海的沟通交流,让两地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