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烟台市坚持突出一个“实”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直面基层一线,着力在理论学习上下实功,在调查研究上出实招,在推动发展上创实绩,在为民造福上求实效,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学习有收获
思想受洗礼
“当了这么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次参加规模这么大的培训。”“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工作劲头更足了!”2023年10月22日下午,莱山区“千名书记大课堂”开讲,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1000多人同上一堂课。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课程首次以视频直播的形式直达最基层,在突破场地局限的同时,延伸了覆盖范围及人群。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主题教育中,烟台市把“学思想”作为首位任务贯穿始终,在内化、深学、笃行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
如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长岛,依托长岛生态文明展览馆及老海岛事迹陈列馆,12支海岛宣讲团深入渔村、社区等领域,开展宣讲活动30余次,讲述海岛军人、干部、群众扎根海岛、献身国防的先进事迹,激励党员干部砥砺奋进。在栖霞,以党校教师为主体成立的“苹果树下党课团”,把课堂搬到镇街、村社、学校、新兴领域等基层党组织,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组织授课20余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
搭建特色载体平台,以“学”为先凝心铸魂。莱州市充分用好莱州革命历史馆、西海地下医院展览馆等红色资源优势,深挖革命故事、强化党性教育、突出队伍建设,分批次开发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现场教学课程,规划多条教学路线,打造涉及11个教学点的11个配套现场教学课程,全方位满足党员干部培训需求,促进现场教学课程特色化、教学线路品牌化。
针对基层资源不足实际,烟台市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精品课程、专题党课、政策辅导、红色剧目、贴心服务等进基层活动6860余场次,受众91万余人次,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资源缺乏、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等问题。
沉下心来察实情
扑下身子解民忧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主题教育中,烟台市认真践行“深、实、细、准、效”调研五字诀,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往中心聚焦、在一线求解、向严实用劲,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
镇街处于狠抓工作落实、检验工作成效最前沿,如何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更高效?烟台市大数据局选取城区街道和涉农街道,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派驻工作组赴现场开展调研,梳理信息系统、整理数据资源目录、收集基层数据需求等,摸清基层数据应用困境,全力推动政务数据向基层下沉和应用,在全国首创镇街综合数据平台,整合全市基层治理数据1000余万条,下沉国家、省、市数据资源110类,推动200余项基层数据应用业务上网运行,发布第一批无需基层报送常态化数据报表清单,数据报表反馈确认机制初步建立,基层表格缩减率达34%,填报缩减率达52%以上,建立起贯通市县乡村网格五级的数据应用体系,为基层减负增效,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
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林力朴,海阳市发城镇北姜格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共富道路?林力朴走到群众中间调研求解,组织村两委、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开展10余次座谈会,走访50多户村民,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立足北姜格庄村发展实际,林力朴和村两委成员决定从规范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行入手,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大棚项目,他自费组织村两委成员到莱西市考察葡萄大棚种植技术,积极筹措资金建起15个葡萄种植大棚,村集体经济增收目标实现,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扑下身子找准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一些道路运输企业在失信行为纠正后,忙于生产而忽视信用修复,或不知如何办理,存在材料丢失和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生产经营受限。”龙口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表示,对此,他们成立“交通信用修复”党员先锋队,把“依企业申请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变为“由党员靠前服务”的主动服务模式,手把手指导企业上传材料,最终让企业重建信用、解除“枷锁”。
做好结合文章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主题教育中,烟台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始终锚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做到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在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中担当作为。
烟台海川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结构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施工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钢结构企业。福山区服务企业专员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公司在申办建筑业资质时遇到了困难。问题反馈后,福山区住建局和经济开发区第一时间为企业制定了问题沟通、收集、解决三张清单,帮助企业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向市住建局对接审批服务,将审批期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为企业争取宝贵的生产经营时间。“我们公司业务范围逐渐由加工生产转向‘生产+安装’模式,已取得近1亿元的几项大型钢结构生产安装合同。”烟台海川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保正说。
企业痛点是什么,服务的重点就在哪里。针对商事登记类常见疑难问题,烟台黄渤海新区建立起“一对一”服务机制,政企合作解决经营范围选择、实名认证等疑难复杂问题60余个。筛选12类高频办理事项,建立证照临期预警机制,实现换证业务“零材料、零跑腿、掌上确认”。
勇担当,善作为。主题教育中,烟台市扎实推进“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系列活动,聚力解决发展难题,深入推进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选派2224名干部联系服务3801家重点企业。常态化推动干部专业化能力“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组织各领域党支部扎实推进“五星联创”工程,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烟台市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党员、干部本职工作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自觉用实干担当为民造福、推动发展。
回应群众关切
破解急难愁盼
主题教育成效“成色”足不足,归根结底要看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烟台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知民意、晓民情,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基础和前提。一本“民情日记”,记录下群众需求。在海阳市郭城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和群众“见上面”“交朋友”“听真话”,变“等群众有事找上门”为“到群众中去找问题”,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前已累计记录“民情日记”376条,发现问题186件,及时就地解决问题169件,一次性解决率90.86%。
用心用情用力将群众身边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物业企业服务行为不透明不规范、物业诉求解决机制不顺畅等难点堵点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主题教育中,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健全市、县、镇街、社区四级物业管理领导机构,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化调度,全市专业化物业覆盖率、业委会组建率分别达到92.9%、85.2%。完成“红心物业·智慧物管综合服务平台”软件研发,已录入729家物业企业、1848个物业项目、17629名行业人员、352个业委会、99个物业企业党组织相关信息,实现基本信息汇总统计、物业管理重点环节行政备案、投诉渠道网上公开等功能。莱阳市住建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小区察实情,从群众视角调整优化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案,将200余条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诉求意见纳入改造内容,让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变成现实。招远市夏甸镇后路家村灌溉系统已使用二三十年,年久失修,灌溉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村镇两级发力,重新更换灌溉管路,灌溉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烟台高新区法院建立“一老一小”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对接村级解纷力量,选派31名党员干警,通过“进村宣讲”活动,排查赡养、继承、抚养权纠纷等70余起,促进纠纷源头化解,守护万家安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主题教育中,烟台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10个方面34项市级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用好网格化平台和“握手烟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民情日记”工作法、“镇街工作法”等载体,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 慕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