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向“新”生长 群众幸福“原地升级”

黄渤海新区 2024-01-10 16:34

 

老厂房改造升级“焕”发新活力;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城市道路不断“升级”,出行更通畅……

2023年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聚焦“民声呼应”,统筹推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用城市“微更新”换百姓“大幸福”。

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走进位于天山路和珠江路交界处的万华人才中心,一股股绿意透过时尚前卫的建筑扑面而来。作为全国最大的近零能耗建筑社区之一,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4000余人,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通过城市更新赋能产业升级,将原有工业厂房更新为集专家公寓、员工公寓、体育馆、餐厅及各类生活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服务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万华人才中心的转型升级是黄渤海新区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近年,黄渤海新区启动城市更新工作,对城市功能业态、公共空间、文化风貌等进行系统更新、综合开发,着力打造更加多元、更具活力的魅力城市。

亚东柒号文创园、烟台城市党建学院等项目顺利投用;业达城市广场、中节能万润研发中心、业达慧谷留学生创业园等项目加速建设……2023年以来,黄渤海新区狠抓城市有机更新,万华人才中心、佰和衡园等9个项目建成投用,君悦小区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亚东柒号文创园等4个项目获评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城市党建学院入选中国有机更新十大优秀案例。

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

小而精致的口袋公园、平坦通畅的沥青路面、安全方便的电动车棚……走进黄渤海新区福莱山街道金域河畔小区看到,曾经破旧的老小区在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

“小区还是原来的小区,楼栋还是原来的楼栋,但经过改造后,我们的小区换了‘新容颜’,住在这里感觉心态也年轻了。”家住金域河畔小区的刘阿姨,对于小区的旧貌换新颜,感到由衷地高兴。

据悉,黄渤海新区2005年之前建成小区共46个,自2020年起,新区便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2020年至2022年期间已累计完成32个小区改造,惠及家庭2.4万户、居民7万余人,获得居民广泛好评。

2023年以来,黄渤海新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9400万元,对总建筑面积85万余平方米的金东、晨光、丹阳、金城、黄海别墅和金域河畔6个小区进行改造,惠及居民9595户。

“我们按照‘一小区一策’,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和绿化景观进行提升,以‘口袋公园进社区’为主线,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充分利用好社区空闲用地,将小而精的‘口袋公园’镶嵌在每一个社区里,打造便民、适老、宜居的社区环境,惠及居民近万户,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原地升级’。”相关负责人表示。

道路“升级” 出行更通畅

上海大街全线贯通至万华研发中心,与黄河路、S304共同架起横贯东西区的交通主动脉;潮水区片首条市政道路玉兰路建成通车,拉开潮水区片城市道路建设序幕;郑州路(开封路—生态廊道段)完工通车,全面改善化工园区交通条件……

道路是城市的动脉。2023年以来,黄渤海新区围绕主干路网、重点区片、畅通“微循环”和提质升级4个方面发力,开工建设道路32条66公里,完工11条31公里,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区域通达能力全面提升。

“这两年,黄渤海新区的城市交通环境变化很大,道路越建越好,路宽了,给我们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也很漂亮,每处细节都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说起这新区道路的变化,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10年的刘女士感慨不已。

不仅是城市道路的不断延伸、改造,新区也注重道路品质的提升。2023年,黄渤海新区已完成海滨路八角段、厦门大街、杭州大街道路通车;同时,在台北路—拉萨大街路面改造更是首次采用万华聚氨酯沥青罩面,有效提升了路面使用效能;G228(方里—臧家段)全面大修,同步扩容改造雨水管线,道路平整度和排水能力同步提升。

大道通衢,纵横通畅。时下,黄渤海新区对城市路网的“编织”还在继续,道路蜿蜒生长,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行更加顺心,让城市前行的脚步更加轻快。

文字:姜珊 通讯员:朱文轩 孟凡波 张兴

编辑:卢雪梅 审核:卢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