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纪寿冕,烟台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周红梅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大众日报: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请问市国资委在推动监管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将采取哪些积极措施?
烟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纪寿冕——
在推动监管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市国资委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清单和议事规则,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规范设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推动企业各治理主体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履职。改进和完善对企业董事会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实施出资人派员列席企业股东会、董事会会议制度。
打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倡树“让价值创造者分享价值”的理念,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在各级企业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收入分配管理。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体系,按规定用足用好员工持股、分红激励、项目跟投、超额利润提成等激励政策,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完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控体系。牢固树立经营思维,修订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引导企业在适度做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经营质量效益。建立重大项目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企业做好投资项目全过程研究论证和风险防范。强化精细管理,加强现金流管控,大力压降“三项费用”和“两金”占用,压减企业户数和管理层级,确保企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坚持“宽严相济、分类监管”,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和行业特点,聚焦投资、融资、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各项监管制度的修订完善,确保监管措施更加精准高效。用好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推进穿透式监管,把监管触角延伸到各级子企业。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国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烟台市管(市直)企业中有四家企业入选全国“双百”“科改”企业,市国资委围绕这项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烟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纪寿冕——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科改行动”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国企改革专项工程,近年来,市国资委高度重视对“双百”“科改”企业的推荐指导,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扎实开展筛选推荐。按照上级的统一标准和具体要求,认真组织企业申报并严格审核,积极推荐具有代表性、改革意愿较强的候选企业。2018年,万华化学入选全国首批“双百企业”;2022年,泰和新材入选全国“科改企业”;2023年,冰轮环境入选全国“双百企业”;2024年,东方电子入选全国“科改企业”。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围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和推动企业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优化改革路径、细化改革措施,“一企一策”制定综合性改革方案。建立科室“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通过实地调研、定期会商、靠上服务等方式,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改革方案。建立分组交流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企业互学互鉴,扩大改革整体成效。
做好评估和经验推广。动态跟踪“双百”“科改”企业改革进度和成效,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对成熟有效的改革经验成果,探索形成制度并长期坚持,释放更大改革红利。

胶东在线:市国资委在引导市管企业更好地服务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烟台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周红梅——
近年来,市国资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市管企业更好地服务人才,打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聚力用足用活中长期激励政策,出台一系列文件鼓励万华化学、冰轮环境、泰和新材、东方电子集团等符合条件的企业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切实调动了企业核心骨干人才的干事动力和创业活力。
充分发挥市管企业年金激励约束作用,加快推动市管企业建立覆盖全员的企业年金,并在年金分配上适当向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基层普通职工岗位倾斜,鼓励市管企业优先为骨干核心技术人才实施年金激励。
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打造“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依托人才科创集团为高层次人才办理烟台优才(青)卡、“人才交通卡”,强化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关心青年人才交友婚恋,提供超3000套人才公寓,鼓励、支持市管企业充分发挥烟台人才安居智慧服务平台和烟台人才安居微信小程序作用,以优质服务让人才留得“安心、放心、舒心”。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