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1月21日讯(记者 杨健 通讯员 曲守蓉 摄影报道)一条困扰莱山、高新两区数年之久的“断头路”,20日早高峰来临前正式开放通行,还路于民。记者昨日从现场获悉,由烟台市住建局负责实施的轸格庄立交与周边道路衔接工程核心组成部分——航天路西延道路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1200米开放通行的路段,让轸格庄立交以东多条断头路相连,困扰周边多个社区、数万居民的“绕远路”“回家难”就此成为过去时。

20日上午,记者来到刚开放通行的航天路。自西向东眺望,海越路、蓝海路、学海路3个交叉口均已撤去围挡,双向六车道的路面,划设了醒目的交通标志线,红绿灯也全部投入运行。早高峰刚过,车辆不多,整个路段压力不大,交通秩序井然。
“望路兴叹”,曾是航天路一带居民的闹心事。此前,受跨区土地权属复杂、征迁历史遗留问题积淀等多重因素制约,道路长期处于规划停滞状态,成为横亘于中心地带的一头“拦路虎”。路南居民想“进城”,必须绕行周边的多条南北向道路;而路北中海大社区、飞龙·海越里、祥隆·理想城的车流压力,全部转移到了科技大道和学院路,极端情况下,早晚高峰至少要堵上半小时。“每天都要提前至少20分钟出门,周一甚至要提前40分钟,但即便起个大早,还是偶尔迟到。”家住中海大社区的市民衣晓静深有感触。
令居民打怵的,不但是迟迟未能打通的咽喉要道,更有道路区域内的大量堆土,冬春季节大风天气时,被卷起的浮土随风肆虐,路北居民区只能关上南向窗户遮蔽浮尘。为解决这一“堵点”“痛点”,航天路西延工程被纳入轸格庄立交与周边道路衔接工程,“天堑”就此迈出跨向通途的关键一步。
航天路西延工程因跨莱山、高新两区多个村(社区),部分土地争议问题历时近20年悬而未决,市住建局坚持“依法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理念,市住建局优化审批流程,会同市区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全面梳理土地组卷上报资料,精简冗余环节、压缩办理时限,针对争议时间长、权属认定复杂的地块,量身定制“一户一策”个性化征迁方案,最终圆满完成沿线土地征收任务。伴随着今年初40余台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场,24小时不间断清运,仅仅40多天,堆积多年的土被全部清运,横在居民门前的“大山”就此挪了窝。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航天路西延工程已顺利完成两层沥青摊铺、路灯安装及人非共板道路面施工,道路通车激活海越路、蓝海路、学海路3条南北向道路,“一横三纵”的路网新格局就此形成,区域交通微循环效率显著提升,周边路域环境与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改善。而伴随着航天路西延道路西段建设的推进,未来,航天路将与轸大路全面连通,彻底打通周边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并与年末通车的轸格庄立交无缝“握手”,往日的“堵点”,愈发成为通途。
畅通道路,是激活城市生长之力的可靠举措,岁末将至,烟台疏堵保畅成绩单呼之欲出。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各项目部科学组织、精准调度,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分段实施、压茬推进、交替作业等方式,大幅压缩工期,实现重点项目提前完工。其中,轸格庄立交周边道路衔接工程观海路跨线桥预计较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工,2025年道路大修工程提前3个月完成,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缓解区域交通压力。轸格庄立交周边道路衔接工程、2025年道路大修工程因推进高效、成效突出,分别获得市挂图作战指挥部颁发的“流动红旗”。未来,烟台将建成“一轴一横三纵”206公里快速路网体系,实施观海路、机场路等主线连续流改造,聚焦夹河、市域铁路等关键截面打通70条跨区路、堵点路、断头路;更新改造300公里以上老旧管网,建成10年以上道路应修尽修,按需建设60公里以上经济型管廊;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达标面积达到80%以上。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