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11月17日讯(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连一脉 摄影报道)12日上午,市人力资源市场内人头攒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莱山区、高新区人社局共同举办的“金秋招聘月”综合招聘会火热举行。70余家企业携800多个岗位现场揽才,覆盖制造业、信息技术、酒店餐饮等多个行业。
与往年相比,本届招聘会不仅规模可观,更呈现出引人注目的新动向:AI催生的新职业正式落地招聘现场;年轻人的择业新主张正在改变企业招聘的“游戏规则”……
AI训练师招兵买马,文理双轨培养“幕后英雄”
在众多传统岗位中,烟台稻草人信息技术公司的展位前聚集了不少好奇的求职者。招聘滚动大屏上“AI训练师——招募60人”的字样格外醒目。这一诞生于人工智能浪潮前沿的新型岗位,正为不同专业背景的求职者敞开大门。
“很多人觉得AI很神秘,其实它的‘成长’需要大量‘幕后英雄’来训练。”记者了解到,AI训练师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方向。文科类岗位主要负责对AI进行算法标注、数据清洗和文本改写,相当于教AI理解和运用人类语言,要求较强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理科类岗位则聚焦于数学解题过程的标注、评估与纠错,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甚至能处理英文题目,是锤炼AI逻辑推理能力的“教练”。
这一岗位的设置,打破了人们对高科技岗位“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招聘方明确表示,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并为无经验者设置了7天带薪培训期。正式入职后,提供底薪、餐补、绩效及距离办公点仅200米内的住宿,综合薪资在3000-4000元,工作时间为早九晚六、双休。这种“降低门槛+系统培养+人性化福利”的模式,成为企业争夺潜在人才的核心策略。
不少企业通过人文关怀,来赢得人才争夺战
“咱们周末是双休吗?”——这句话成为本届招聘会上许多展位前的高频问答。记者观察到,与以往单纯关注薪资待遇不同,当下的年轻求职者表现出更为理性和个性化的择业需求。
“家长想让我找份稳定的文员工作,但我想趁年轻,找一份能真正锻炼自己、培养技能的工作。”2005年出生的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学生于青骅虽然还有一年毕业,已提前来感受就业市场。她的想法代表了不少同龄人的心声:不拘泥于地域,更看重成长空间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年轻人求职需求的变化,也影响着企业在调整招聘策略。阳光泵业的招聘经理初汝涵分享了她的小诀窍:“我每次参加招聘会,尤其是校招会,都把‘周末双休’的标语单独打印放在醒目位置,这很吸引人。”
此外,现场不少企业的招聘海报也悄然“变脸”:“拒绝躺平”“为梦想快出发”“不加班”“超长年假”“团队旅游”“提供六险”等贴合年轻人话语体系和价值取向的标语层出不穷。这些细节变化,反映出不少企业试图通过满足新生代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精神认同与长远发展的深层渴望,来赢得人才争夺战。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