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五岛”,各养殖场正在进行虾夷贝分苗作业,数十万笼贝苗正在“搬新家”;在“西三岛”,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掀开大幕,工人涂装彩虹慢道、安装光伏座椅、建设休憩长廊,忙得不亦乐乎;在南长山岛,岸基维护加固工程加速推进,吊车将一块块扭王字块吊入坡面,工程已接近尾声……

从生态保护修复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再到“蓝色粮仓”建设,一幕幕忙碌的身影,共同组成长岛冲刺决胜的实干图景。

作为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特色窗口,当前,长岛上下正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确把握海洋海岛工作规律,把准底层逻辑、走好特色发展路子,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长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
零碳岛建设蹄疾步稳
行走在南长山街道孙家村,处处吹“绿风”:村口的8座汽车充电桩,用的是光伏绿电;高高的路灯上,装着小风机和光伏板发电储能;走累了,坐在光伏座椅上就能给手机充电;丢垃圾时,光伏垃圾桶还能提供无接触投放体验……偌大的孙家村,俨然就是一个“绿色社区”。

“我们通过十余个零碳场景的打造,已经让孙家村实现了零碳或近零碳。”南长山街道党委委员、副主任张鹏说。
零碳岛建设是长岛里程碑式的新机遇。长岛纵深推进零碳海岛建设,擦亮岸净湾美的海岛成色,持续提升生态颜值,筑牢发展的“绿色底盘”。
治山增绿方面,长岛完成10个有居民岛68.4万平方米破损山体治理,新植补植林木5600亩,林木绿化率提升至60%,每年途经的候鸟种类增至377种,长岛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护海净滩方面,有序腾退影响海洋生态的养殖筏架、围网、海参池等1.9万亩,同步放流鱼类苗种3000多万单位,让近海生态“休养生息”;
修岸提质方面,实施10余个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拆除侵占自然岸线的破旧建筑、育保苗场等86万平方米,修复岸线89公里,使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从38%跃升至87.7%。

零碳场景是展示零碳岛建设的“窗口”。按照《长岛国际零碳岛示范场景建设规划方案》,长岛加快形成一批可应用、可展示、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岛零碳示范场景。今年,已改造提升全域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置项目等10个示范场景,实现示范场景串点成线;建设投运了长园宾馆局域新型电力系统项目等13个示范场景,实现示范场景连线成面;着眼未来,长岛还规划布局了8个零碳场景,未来将实现示范场景扩面成势。
主导产业提质升级
“海上飞人”犹如蛟龙出海、腾飞而起,摩托艇风驰电掣、颠簸刺激,“海上法拉利”上演速度与激情……假日的长岛月亮湾景区,近海亲水游人气火爆,游客们在这里尽享惬意时光。

“长岛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设施很新、很齐全,岛上的人文气息也很有特色,在我去过的海岛中可以排到前几位,回去后也会向朋友推荐这个宝藏小岛。”武汉游客夏浩然称赞道。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长岛坚持项目为王、投资扩能,把产业发展落脚在具体项目上,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升级。
秉承着对生态保护、服务品质、文化传承的极致追求,长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突破,高标要求,精准施策,全力攻坚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新增57处监控设备、58台广播系统、24处SOS求助点及30个观光车船GPS定位;打造涵盖网络全域覆盖、智能导览、全域监控、智能票务、智慧卫生间的五大模块系统;从“软件”入手,编制《岗位服务规范》,组织全员开展系统性服务质量培训……

基础设施实现全面跃升,智慧景区系统建成投用,服务标准得到大力提升,长岛景区焕然一新。“我们将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朝着‘高品质旅游景区’目标迈进,努力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舒心的服务体验。”长旅集团党委委员、综合保障部部长石德江说。
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同时,海洋渔业加速聚链成链。今年,“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首批6个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之列,全国首创的三文鱼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再获成功,全国首座半潜式深远海度夏网箱开工建造……“一条鱼”加快游出“一条链”。
下一步,长岛将树牢产业融合理念,推动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构建全产业发展生态。
发展成果惠及海岛群众
“扫码就能登船,进出岛从来没这么便利过。”近日,南隍城乡南隍城村民宋永强高兴地对比道,“以前想出岛,得提前去码头排队买票。一到旅游旺季,每次都得排长队。现在好了,在手机上提前预定,约摸着时间到码头就行,再也不担心购票难了。”

今年,长岛投资近300万元,全面升级票务系统硬件设施,开通了“北五岛”“西三乡”联网售票系统,满足线上购票需求。截至目前,网络购票已占总购票数的约80%,有效缓解了码头区域人员聚集的压力。“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模式,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新气象、新变化。
长山列岛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距离较远,民生成本高。长岛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建共享、补齐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海岛群众。

今年,长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魅力长岛消夏晚会”等文体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在家门口听地道的吕剧,唱的还是熟悉的故事,这味儿太正了。”7月14日晚上,砣矶镇后口村村民王诗扬高兴地说。当天,由长岛文化文物服务中心联合龙口市吕剧团精心策划的“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在大钦岛开幕,给村民送来一场原汁原味、精彩过瘾的吕剧大餐。
今年全区的15件为民服务实事,涵盖了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基础设施改善、文化惠民、养老保障等民生领域。截至9月底,提升改造渔村基础设施、开发乡镇联网售票系统等6项事项已完成,提升保障养老待遇、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9项事项正在推进。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