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区划地名暨“乡村著名行动”工作会议在聊城市召开,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建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我市蓬莱区以《地名筑基文化聚魂用乡村“小地名”助力乡村“大振兴”》为题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蓬莱区紧紧围绕地名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主线,以乡村著名为笔,以文化传承为墨,绘就了一幅“小地名”服务“大振兴”的生动画卷。
聚焦标准规范 筑牢地名根基
推进乡村有名有实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蓬莱实际,出台《蓬莱区“乡村著名行动”实施方案》;坚持边实践探索,边提炼总结的工作思路,在烟台市率先印发了《蓬莱区乡村道路命名工作指引》,提炼出“特色村名直用”“特色地形关联”“特色产业融合”“特色地名派生”等10余种乡村道路命名方法,建立“村居拟定—镇街评估—民政审核—政府审批”四级工作流程,做到命名有依据,管理有规范。遴选11名熟悉蓬莱文史掌故的专家组建专家库,使政策制定、地名管理和“乡村著名”有了源头活水与智力支撑。
突出多方联动 释放地名效能
推进乡村有路有标
选取5个产业强镇、2个文旅名镇、60个省级和美乡村先行先试,推动区、镇、村三级联动,指导镇村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广泛发动群众,按照部省市“三步走”总体部署,摸排出拟命名道路1092条,完成道路命名516条。积极争取烟台市民政局推出的“情暖万家・善行乡途”公益慈善项目资金支持,并从区级慈善资金中筹措了部分经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联合镇街、村居现场勘查进行选点定位,严格按国家标准设计制作道路标志。设标时,邀请村居现场监督、镇街复核确认,形成了“勘查—安装—监督—复核”的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共设置完成标准化道路标志620个,让无名之路有了名,有名之路有了根。


推动多业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有根有魂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蓬莱区“一带三谷满天星”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将5条精品旅游线路优先命名上图,“艾山路”“丘山路”“果谷路”如一条条金线,串联起72个村庄、9座酒庄、20片苹果园、36处葡萄园、14家农业企业,带动沿线农产品销售与旅游消费增长23%,让地名成为乡村振兴的“隐形引擎”。组织地名专家撰写出版《蓬莱地名故事》《蓬莱民俗荟萃》《八仙与蓬莱》等地名文化书籍13部。根据自媒体宣传形式灵活新颖、受众广泛的特点,深入挖掘蓬莱地名文化内涵,联合融媒体中心,广邀冰脊峰、小十口张家、洞宾仙生等一批志愿者,拍摄发布“寻忆登州”“与历史对话·寻蓬莱印记”“永不褪色的乡愁”等系列短视频190余部,转发收藏点赞量超200万次。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