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0月24日讯(记者 武峻平 摄影报道)今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局专场。针对“十四五”期间烟台推进产业链式发展的举措、成果及未来规划,市工业和信息化党组成员程建军在会上作出详细解答。
在推进产业链式发展过程中,烟台始终以“服务专员在链上集聚、要素资源在链上汇集、倍增企业在链上壮大、发展成果在链上体现”为思路,聚焦三大重点发力:
一是突出园区建设,创新“产业链建在园区”模式。出台《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构建“链长挂帅、部门牵头、区市领建、链主领航”工作机制,谋划建设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蓝色药谷生命岛、东方航天港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链群化、链群园区化、园区生态化”格局。自2021年“链长制”实施以来,45个领建园区入驻企业新增361家、总量达1524家;43家链主企业新增产值1646亿元,较2021年增长38.8%。
二是突出增量培育,精准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与薄弱领域,实施精准招商十大行动,16条产业链累计举办招商活动1500余场次,签约项目913个;同时每年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累计实施项目1899个、完成投资4872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等大项目相继投产,有效填补产业链空白。
三是突出生态打造,汇聚全要素支撑。推动创新平台、人才、基金、展会等资源向产业链集聚,目前16条产业链已汇聚省级以上高能级平台521个,高层次人才达13万人;发起设立30余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超400亿元,组建产业联盟44个;举办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百余场高层次展会,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系列举措推动下,烟台产业链式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11条制造业产业链实现产值9326亿元,较2021年增加2334亿元,年均增长10.1%;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不仅填补了多个领域产业空白,还培育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链主企业与特色园区,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