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更年期(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历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女性衰老的自然生理过程。科学应对与系统管理此阶段的健康问题,是提升中老年女性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环节。
“更年期”在医学上称为“围绝经期”,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激素水平波动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女性自然衰老的过程。女性在40岁以后,可能会逐渐出现月经不规律、容易疲劳、情绪波动、潮热、出汗、关节酸痛等症状,这些都是更年期的常见表现。很多人误以为绝经是子宫的问题,其实关键在于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直至衰竭。随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女性最终会进入绝经状态。就像青春期的变化一样,更年期是女性身体进入新阶段的自然标志,需要被正确认识和温柔对待。
然而,社会常给更年期女性贴上“脾气暴躁”“敏感多疑”等标签,这不仅忽略了她们真实的生理变化,也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因此,我们呼吁大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
在更年期,许多女性正在默默经历着一些变化。
身体的“警报”:月经紊乱、突如其来的潮热、出汗、心悸、疲乏、辗转反侧的失眠、关节酸痛;情绪的“风暴”:莫名的焦虑、抑郁、易怒、无法自控的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这并非“矫情”,而是激素波动对大脑产生的真实影响;心灵的“迷雾”:皮肤松弛褶皱、性交疼痛,对衰老的恐惧、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在家庭和社会角色转换中的迷茫。
这些表现如同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外人或许只能看到“易怒”的尖顶,却看不到水下庞大的痛苦根基。感受不到其背后深层的身体变化与心理压力。她们真正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伴侣的陪伴和社会的支持。
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除了应该注意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酗酒之外,症状严重的还需要积极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饮食调理建议:均衡膳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奶类、全谷物及大豆,适量食用鱼、禽、蛋和瘦肉;控制糖(每日≤25–50克)、油(每日25–30克)和盐(每日≤5克)的摄入;戒烟限酒,酒精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日15克以内;适当补充钙与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常吃助眠食物,如桂圆、莲子、山药、百合等;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有助于缓解潮热等不适;减少咖啡与酒精摄入,避免影响激素平衡与睡眠质量。
生活习惯建议:每日晒太阳至少1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增强钙吸收;每周累计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每周2–3次抗阻运动,增强肌力、舒缓压力;穿着透气衣物,保持卧室通风,改善睡眠环境;积极参与社交与益智活动,保持心态年轻;坚持每年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医学干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绝经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长期使用还可增强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选择非激素治疗,如中成药、植物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适用于不宜或不愿使用激素治疗的女性;采用辅助疗法,如针灸、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星状神经节阻滞等,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共同守护:构建理解与支持的社会环境
误解和沉默,有时比更年期本身更令人困扰,在“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到来之际,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致每一位女性:请正视身体的变化,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你的健康与幸福应被放在首位。与同龄朋友交流,也能获得宝贵的情感支持。
致家人与朋友:多一份耐心,多一句“我理解”,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能成为她们走出困境的力量。陪伴与倾听,是最好的良药。
致社会与企业:请打破刻板印象,尊重并看见更年期女性的付出与坚韧。在职场和家庭中,给予她们平等的关注与支持。
更年期,是生命的秋天。秋天不仅是凋零,更是丰收与沉淀的季节。关怀更年期,就是关怀我们的母亲、妻子、姐妹,也是关怀未来的自己。愿所有女性都被温柔以待,身心健康,活出精彩的人生下半场。让我们用爱与科学,陪伴每一位女性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在生命的秋天中,收获从容、智慧与更美的自己。(烟台毓璜顶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王靖)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