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港擎起航天梦——海阳以航天之名绘就发展新画卷

海阳发布 2025-10-15 13:56

在黄海之滨,海阳这座滨海小城正以“航天”为笔,书写着城市发展的传奇。作为我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海阳东方航天港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使命。

从2019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到如今累计保障20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30颗卫星精准入轨,形成了“发射服务、星箭制造、空天信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这里不仅是火箭腾飞的起点,更是一座被航天基因重塑的城市——产业经济因航天而腾飞,文旅业态因航天而焕新,人才生态因航天而丰盈。

一座港,激活一座城,海阳正以航天之名,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航天引擎驱动
区域经济“裂变”腾飞 

海阳东方航天港如一颗强劲的引擎,驱动着区域经济实现“裂变式”蓬勃增长,它的崛起,直接带动了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的集聚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已落地30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总投资达322亿元,形成年产50发固体火箭的产能规模,成为国内最大的固体火箭产业基地。山东长征火箭、东方空间、星河动力等龙头企业在此布局,不仅实现了火箭总装、测试、发射的“一站式”服务,更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

东方航天港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 

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制造,从技术服务到物流运输,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在海阳逐渐形成,各环节紧密协作,共同推动着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如此,烟台正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全力构建园区、基金、创新平台等产业垂直生态。依托海阳东方航天港,联动高新区卫星研制应用、开发区空天海装备智造、龙口市航空航天材料等,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聚力成为国家航天力量的重要战略支点,大幅提升我国航天发射综合竞争力。

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已列入中国航天白皮书,海阳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海阳航空航天产业已成为烟台乃至山东商业航天版图中最醒目的标签。

“宇宙级浪漫”融合
航天文旅焕发生机

以航天之名,海阳实现了航天文旅的深度融合,这座滨海城市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演绎着一场“宇宙级浪漫”。

10月11日上午,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在连理岛和万米金滩上,数万名观礼群众目睹这一盛况。

“在海阳目睹火箭腾空,比电视画面震撼百倍!让人心潮澎湃、无比自豪。”烟台游客张薇薇特意带着儿子前来“追火箭”。一位专程赶来的游客现场与家人视频连线,激动地说:“太震撼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强!”

来海阳,不仅可以看火箭,还能有不一样的航天体验。沿着航天大道一路向南,黄海岸边,一座以“凤凰展翅”为原型设计的航天科普教育大型综合体缓缓揭开神秘面纱。进入大厅,26米高的群星中枢装置贯通1-6层,一种身临星空的氛围扑面而来。

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 

进入4楼火星任务区域,火星竞速实景还原火星著名景观,游客可在控制中心驾驶AR火星车,驰骋火星表面,感受火星车行驶的颠簸起伏。无论外太空有多神秘,归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进入穹幕影院,跟随凤凰船长沉浸式返回地球,你会获得不一样的幸福感。

室内展区惊喜连连,室外项目精彩无限。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主场馆占地约2万平方米,其中,室内游览面积约超1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总计7层,涵盖六大展区、60余项高科技展项,拥有最前沿的航天展示设备以及四套独创航天研学课程。

“火箭如何运往海上发射?”“空间站为何能悬浮太空?”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找到答案,还能近距离参观真实火箭发射船,体验火箭出海前流程,甚至走进总装厂房,沉浸式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航天研学△ 

“我们致力于让游客从‘看热闹’转变为‘懂门道’,”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航天科普馆)负责人孙语谦表示,“未来这里将建设成全国一流的航天研学基地和沉浸式科普综合体,推动航天文旅高质量发展。”

此外,航天英雄杨利伟、王亚平等曾亲临现场,激励青少年传承航天精神;《航天之夜》等节目在此录制;院士论坛、遥感算法大赛等高规格活动也相继落地,不断丰富游客体验,传播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

未来,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航天科普馆)将通过“航天+”的融合设计,打造集观礼、研学、科普、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海阳航天文旅新名片,助力海阳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我国唯一海上发射母港,海阳以航天为主题,深度融合“航天+”与“旅游+”,打造独具吸引力的航天文旅新业态。以航天为引擎,海阳进一步整合全域旅游资源。连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发射母港功能互动,按照“环湾、依岛、连滩”的总体规划思路,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山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小镇。串联招虎山、连理岛等多条优质旅游线路,营造多元文旅场景,擦亮“航天文旅”金字招牌,提升城市文化知名度。

双向奔赴
构筑航天人才的“强磁场” 

今年上半年,“慧聚海阳·逐梦航天”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航空航天赛道)暨海阳市航空航天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对海阳而言,这是一次吸引优秀创业项目、企业落户海阳的重要契机,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变革、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

“慧聚海阳·逐梦航天”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航空航天赛道)暨海阳市航空航天产业招商推介会△

海阳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海阳已进入蓄势突破、开放崛起的黄金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能成就人才。当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就如杠杆之支点,能撬动航天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支撑中国航天事业持续繁荣。

据悉,海阳联合武汉大学李德仁、龚健雅院士团队,新一代智能遥感星座“东方慧眼”加快构建,“开放地球引擎OGE系统平台”上线运营;建设卫星数据产业园,打造集数据存储、超算、科研服务、科技孵化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产业基地,卫星智算中心一期已具备138P数据智算能力和34PB存储能力。采用“通导遥算”一体设计的智能遥感星座、全球领先的数字地球引擎、绿色智能的数据智算中心,这样一条卫星垂直产业生态体系正迅速形成。

此外东方航天港还获得了山东省、烟台市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省级层面出台了专项实施意见,烟台市成立了20亿元的烟台航天产业基金;联合武汉大学,高标准打造的东方航天港研究院,筑好了人才“蓄水池”;建成并投用了航天人才公寓;航天医院、航天小学等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为项目、人才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东方航天港累计吸引200余名院士专家交流合作,4名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入选泰山人才工程。组建山东省航空航天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累计吸引100余名专家学者、青年人才参加。联动武汉大学定向培养的首批23名研究生将入驻研究院开展科研实践。引进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滕瑶团队,建成国内首艘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东方航天港”号,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从一枚火箭的腾空,到一座城的崛起,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到未来赛道的领跑,海阳用六年时间证明了“航天改变城市”的无限可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海阳这艘航天巨轮正以创新为帆、以梦想为舵,驶向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