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农时紧迫。前几日的持续降雨,导致栖霞市苏家店镇部分乡村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泥沙淤积,给正值关键期的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闻令而动 抢修队火速集结
雨情就是命令,一场与天气赛跑的道路抢修攻坚战全面打响。
“道路不通,粮食和苹果就运不回来,必须以最快速度摸清底数!”镇党委一声令下,全镇51个村立即行动,管区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们一头扎进雨中。很快,一份详尽的“路况图”便清晰呈现:全镇共24个村的39条道路受损,总长36.58公里。
目标明确,方能精准发力。苏家店镇迅速为每一条受损道路都“量身定制”了修复方案和完成时限。与此同时,一支支特殊的抢修队也在各村火速集结——村“两委”成员带头,党员和志愿者们纷纷拿起铁锹,自发加入。清落石、铲淤泥、排积水……风雨中,党徽和红马甲成为最暖心的风景。
干群同心 科学攻坚保进度
秋收不等人。为抢抓降雨间歇的宝贵窗口期,苏家店镇一边动态优化施工方案,一边组织施工力量和机械陆续进场。
对于任务较轻的路段,集中人力优先修复,确保在10月20日前完工;对于里程长、难度大的“硬骨头”,则调集挖掘机、铲车等重型机械进行集中攻坚,确保在10月底前全面畅通。
机械轰鸣的背后,是细致的群众工作。镇村干部主动了解受损路段周边群众的诉求,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既当修路工也当疏导员,用真诚沟通缓解群众的焦虑。
一路一策 分秒必争夺畅通
在苏家店镇的抢修现场,没有“一刀切”的方案,只有“一路一策”的精准。
在集东沟村、杨家桥村等水毁轻微路段,村民们采用“人工垫平”的传统方式,高效快捷;在缴格庄村、马家店村等里程长、损毁重的路段,则是机械作业的主战场,车辆往返运输土方,挖掘机挥舞长臂加固路基。与此同时,对道路两侧及河道沟渠的全面清理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彻底消除隐患。
路,连着民心,也关乎收成。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苏家店镇干群携手,用担当和汗水在风雨中抢通一条条“暖心路”,也为全镇百姓的秋收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