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纳斯鲁峰是我这几年一直向往的高峰!现在成功登顶,似乎是见了久未谋面的老友。”提及不久前成功登顶世界第八高峰的经历,烟台黄渤海新区市民刘鑫鹏语气平和。这一普通人眼里的极限壮举,似乎对刘鑫鹏而言稀松平常——这已是他登顶的第6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

刘鑫鹏今年51岁,是黄渤海新区福莱山街道华电小区的居民,从小就喜欢攀爬和登山。2019年开始接触攀登。经过几年的锻炼,刘鑫鹏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攀登爱好者,他先后征服了哈巴雪山(5396米)、那玛峰(5588米)、中山峰(6886米)等山峰。每一次攀登,都是自我的超越。
此次攀登马纳斯鲁峰的登峰团队共有7名中国队员。前期,刘鑫鹏做了充分准备,他每周跑步10公里,负重20公斤徒步爬山,并每天进行引体向上、俯卧撑、平板支撑等体能训练。此外,他还筹划攀登路线及适应高海拔环境,每一个环节他都精心对待。


坐落于尼泊尔境内的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马纳斯鲁峰山脊修长,冰川纵横密布,异常险峻,随处可见悬崖峭壁,中间还分布着巨大的波谷冰川,每年4到5月或9到10月,都会吸引不少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
9月17日,刘鑫鹏和东莞登协马纳斯鲁攀登队到达大本营休整,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训练并调试攀登装备,准备随时正式攀登。20日一早,刘鑫鹏和攀登队员们正式开始攀登,从BC营地(海拔4800米)出发,抵达C1营地5700米,21日抵达C2营地6400米,22日下午抵达C3营地6800米,略作休整,晚上7时开始吸氧向C4营地(海拔7500米)进发,于23日凌晨1点到达。

攀登马纳斯鲁峰是一项既艰巨又刺激的挑战。在海拔7000米以上,氧气含量非常稀薄,气压较低,攀登者不仅需要携带充足的氧气,还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以及坚定的心智。“8000米以上真的是人类禁区,时机、天气、运气、体力,一样都不能少。”刘鑫鹏说,上山过程中,需要攀爬许多近乎垂直的冰壁,考验的不仅是个人体力、臂力,更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
负重十几公斤、穿着厚重的登山服和登山靴,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温、缺氧愈加严重……9月23日凌晨,在C4营地,刘鑫鹏和队友未做休息,直接向顶峰发起冲锋!面对攀登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刘鑫鹏和另外4名中国队员一起经受住了体力和意志力的极大挑战,于尼泊尔时间上午7点30分左右成功登顶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

“当我站在峰顶,高举手拉旗那一刻,所有的高反和疲惫立刻一扫而空。”刘鑫鹏表示,站上高峰不是终点,而是一声号角,希望可以激励更多黄渤海新区人在各自领域不断突破、勇攀高峰。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