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0月11日讯(通讯员 车文雅 佘英豪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烟台市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共同指导,福彩公益金通过精准引导和有效撬动,着力培育壮大银发经济市场,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之路。
养老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近年来,烟台市养老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市养老产业新建、续建以及改扩建项目达32个,总投资额11.76亿元;新增纳入统计范围的机构14家,营业收入累计实现1.325亿元。目前,全市备案养老机构267家,提供床位4.47万张,服务入住老年人2.2万名。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从投资结构看,民办养老机构已达185处,占比69.3%,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运营模式上,完全实行市场化运营的民办机构有184处,占比68.9%,显示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福彩公益金在引导养老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5327.945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其中专项资金支持举办康养产业博览会,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补助项目实施。
烟台市通过出台《养老服务发展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创新设置24个补助项目,优化资金使用方向,推动养老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同时,多部门协同落实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全市已培育形成3家连锁化养老企业,打造出御花园、宝云、秀林等一批本土优质养老品牌。
烟台市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连续八年举办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成功引进德国蕾娜范、上海九如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推进新的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率达到74%,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各养老机构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品牌。莱山区秀林养老创新医养“五床联动”模式,建立全周期照护体系;龙口市恒康养老打造“快乐养老”品牌,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莱阳市鸿福莱养老推进智慧化建设,实现健康管理智能化……这些创新实践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激发消费潜力方面,烟台市创新推出“舒心短托”临时照护、“舒心周享”试住体验等活动,全市100余家机构提供3000余张床位用于短期试住体验,累计接待咨询超千人次,长期入住转化率达到60%。同时,通过出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制定7大类36小类产品清单,给予30%的消费补贴,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依托“五心助老”服务品牌建设,全市培育助浴企业和机构40余家,提供助浴服务3.1万人次。部分企业从单一服务起步,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标准,形成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在空间布局上,支持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推进公办机构改革,年内计划升级打造9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敬老院与卫生院“两院合一”发展模式。在要素保障方面,创新金融服务,对新增护理型养老机构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达50万元。
从政策引导到市场培育,从消费激发到要素保障,福彩公益金正在烟台养老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银发经济新赛道上,烟台正以创新实践谱写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