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由福山书画院楸华馆写生基地主办的“西水楸华——寻找美丽乡村符号写生采风活动”,在福山区张格庄镇西水夼村启幕。

10月8日上午,78名师生怀着对乡村艺术的好奇走进西水夼村,开启沉浸式文化探索之旅。师生们首先来到村内剪纸馆,在非遗传承人卫爱君老师的作品前感受剪纸艺术的细腻灵动,围在村里剪纸老艺人身边,亲手学习折、剪、刻的传统技法,让指尖跃动起非遗温度。


随后师生们走进赵文竹老师艺术馆,玻璃画的晶莹、腐木画的古朴、山水画的意境扑面而来,大家在多元艺术形式中拓宽了审美视野。


接着师生们参观了西水夼美术馆内的烟台市书协书法展,一幅幅作品以笔墨为媒,将汉字的结构之美与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师生们抵达楸华馆,馆藏的民俗老物件承载着乡村记忆,福山书画院书画家的作品则尽显专业水准。


中午短暂休整后,师生们迅速投入写生创作。大家以分组形式散落在楸华馆内外,将上午所见的乡村景致、文化符号化作笔下素材。


一张张画作定格西水夼村的秋日韵味,一幅幅剪纸传递非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此次采风不仅让同学们在自然与文化中积累创作素材,更通过“看、学、创”的模式,加深了对乡村符号与传统艺术的理解,让艺术教育在田野间落地生根。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